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报道了3个新型近紫外光引发剂:4-甲氧基-4-苯甲酰基二苯乙烯,3,4-二甲氧基-4-苯甲酰基二苯乙烯,3,4,5-三甲氧基-4-苯甲酰基二苯乙烯。利用光照实验和光示差热扫描量热仪(Photo-DSC)对这些分子的光引发性能进行了系统研究,分析不同数目的甲氧基、光照时间以及光引发剂浓度对光引发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由 Photo-DSC 测得3种化合物的单体聚合速率分别为0.06532,0.10201,0.16323 s-1,表明随着随着甲氧基数目的增多,能有效地提高光引发剂的引发性能;随着光照时间的增长与引发剂浓度的增大,光聚合比率逐渐降低并趋于稳定。
推荐文章
新型苯甲酰甲酸酯光引发剂的合成及其性能
苯甲酰甲酸
二缩三乙二醇
苯甲酸甲酯
光引发剂
合成
光聚合
具有光引发活性ATRP引发剂的选择性合成
ATRP引发剂
光引发剂
二苯甲酮衍生物
合成
二苯乙烯类化合物的合成
二苯乙烯
4-氯甲基苯乙烯
固相研磨
Wittig反应
合成
水溶性硫杂蒽酮类光引发剂的合成
水溶性
硫杂蒽酮
光引发剂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新型二苯乙烯类光引发剂的光引发性能分析
来源期刊 重庆大学学报 学科 工学
关键词 光引发剂 光照实验 光示差热扫描量热仪 光聚合
年,卷(期) 2015,(3) 所属期刊栏目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66-70
页数 5页 分类号 TQ316.3
字数 语种 中文
DOI 10.11835/j.issn.1000-582X.2015.03.009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高放 重庆大学化学化工学院 10 8 2.0 2.0
2 马慧莹 重庆大学化学化工学院 1 0 0.0 0.0
3 朱凯凯 重庆大学化学化工学院 1 0 0.0 0.0
4 黄文韬 重庆大学化学化工学院 1 0 0.0 0.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4)
共引文献  (8)
参考文献  (20)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1985(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4(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5(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0(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4(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6(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7(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8(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9(4)
  • 参考文献(4)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0(5)
  • 参考文献(5)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1(6)
  • 参考文献(6)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5(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光引发剂
光照实验
光示差热扫描量热仪
光聚合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重庆大学学报
月刊
1000-582X
50-1044/N
大16开
重庆市沙坪坝正街174号
78-16
1960
chi
出版文献量(篇)
6349
总下载数(次)
8
总被引数(次)
85737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