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目的:探讨椎管内表皮样囊肿的临床表现特点及MRI诊断价值。材料与方法回顾性分析经手术病理证实的27例(男15例,女12例)椎管内表皮样囊肿的临床及影像资料,重点分析其X线表现及MRI特点。结果主要临床表现为单侧或双侧下肢疼痛、麻木无力或肌力减退。病变部位为骶尾段13、腰骶椎交界区4例,腰段7例,胸腰椎交界区3例。位于髓外硬膜下23例,脊髓内4例。病变长度2.7~9.0 cm不等,长轴与椎管方向一致。T1WI示8例呈均匀低信号,14例呈等低混杂信号,5例呈高低混杂信号。T2WI 6例呈均匀高信号,21例呈等高混杂信号;增强扫描,4例病变周围见不规则环形或线状强化。16例患者合并发育性骨质异常。结论椎管内表皮样囊肿以先天性多见,多伴有其它先天性发育畸形;X线检查可以发现并存的骨质异常,MRI表现具有特征性,对病变诊断及鉴别诊断有重要价值。
推荐文章
MRI诊断椎管内表皮样囊肿的价值探讨
椎管内表皮样囊肿
MRI
肌力减退
临床价值
椎管内表皮样囊肿的 MRI诊断
表皮样囊肿
磁共振成像
椎管内囊肿性病变的MRI诊断
椎管
囊肿
磁共振成像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椎管内表皮样囊肿的MRI诊断与临床分析
来源期刊 磁共振成像 学科 医学
关键词 皮样囊肿 脊髓疾病 磁共振成像
年,卷(期) 2015,(9) 所属期刊栏目 临床研究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663-668
页数 6页 分类号 R445.2|R730.269
字数 5279字 语种 中文
DOI 10.3969/j.issn.1674-8034.2015.09.005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夏吉凯 滨州医学院附属医院医学影像科 22 126 7.0 10.0
2 王培源 滨州医学院附属医院医学影像科 67 251 8.0 10.0
6 王滨 滨州医学院医学影像研究所 99 458 11.0 14.0
7 王霞 滨州医学院基础医学院 64 237 8.0 12.0
8 陈亮 滨州医学院附属医院医学影像科 34 111 6.0 9.0
9 王旭 滨州医学院附属医院医学影像科 33 83 6.0 7.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31)
共引文献  (35)
参考文献  (24)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5)
同被引文献  (17)
二级引证文献  (0)
1900(3)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1)
1967(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8(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9(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0(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2(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4(3)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5(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6(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7(5)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3)
2009(4)
  • 参考文献(3)
  • 二级参考文献(1)
2010(8)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7)
2011(7)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6)
2012(7)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6)
2013(5)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3)
2014(4)
  • 参考文献(4)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5(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6(2)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7(2)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9(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皮样囊肿
脊髓疾病
磁共振成像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磁共振成像
月刊
1674-8034
11-5902/R
大16开
北京市海淀区中关村东路95号智能大厦9层
2010
chi
出版文献量(篇)
2159
总下载数(次)
7
总被引数(次)
9447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