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目的:探讨双切口入路微型接骨板内固定治疗距骨颈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自2010年8月至2013年2月,采用前内侧加前外侧双切口入路治疗距骨颈骨折18例,其中男10例,女8例;年龄31~66岁,平均38.2岁;左侧8例,右侧10例.根据Hawkins分型:Ⅱ型12倒,Ⅲ型6例.所有患者术前常规行X线片及三维CT检查以明确骨折类型和粉碎程度,待肿胀消退后择期行双切口入路微型接骨板内固定术.术后定期复查X线片,并采用视觉模拟评分(VAS)、美国骨科足踝外科协会(AOFAS)踝-后足评分系统对其术后疗效进行评估.结果:16例患者获得随访,失访2例,平均随访时间22.6个月(17~46个月).术后无切口感染、边缘和皮瓣坏死及内固定失败等并发症发生.1例出现距下关节创伤性关节炎.VAS评分由术前(5.94±1.12)分降为术后末次随访时(1.06±1.06)分(t=27.13,P<0.05).末次随访时AOFAS踝与后足评分为(88.75±10.19)分,优11例,良3例,可2例.结论:采用双切口入路微型接骨板内固定治疗距骨颈骨折能获得坚强的内固定,特别是距骨粉碎性骨折,能降低并发症,是治疗距骨颈骨折有效的治疗方法.
推荐文章
前方入路微创接骨板接骨术治疗肱骨干中段骨折的临床观察
前方入路微创接骨板接骨术
肱骨干骨折
肘关节功能
骨折愈合时间
桡骨茎突截骨入路双侧埋头螺钉内固定治疗舟状骨骨折疗效观察
舟状骨骨折
经桡骨茎突截骨入路
双侧埋头加压螺钉内固定
跟骨外侧横弧形切口入路治疗粉碎性跟骨骨折疗效
跟骨粉碎性骨折
外侧弧形切口
外侧L形切口
双接骨板内固定治疗耻骨联合分离疗效
骨盆
耻骨联合分离
内固定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双切口入路微型接骨板内固定治疗距骨颈骨折
来源期刊 中国骨伤 学科
关键词 距骨 骨折 骨折固定术,内
年,卷(期) 2015,(6) 所属期刊栏目 经验交流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567-571
页数 5页 分类号
字数 4233字 语种 中文
DOI 10.3969/j.issn.1003-0034.2015.06.020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杜俊锋 绍兴市上虞人民医院骨科 4 24 3.0 4.0
2 朱仰义 绍兴市上虞人民医院骨科 4 24 3.0 4.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35)
共引文献  (22)
参考文献  (12)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1)
同被引文献  (5)
二级引证文献  (0)
1958(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70(3)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2)
1985(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94(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0(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2(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4(5)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4)
2005(3)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6(7)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7)
2007(6)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5)
2008(4)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3)
2009(5)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4)
2010(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11(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2(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4(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5(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8(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距骨
骨折
骨折固定术,内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中国骨伤
月刊
1003-0034
11-2483/R
大16开
北京市东直门内南小街甲16号
82-393
1987
chi
出版文献量(篇)
9227
总下载数(次)
1
总被引数(次)
61834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