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以 H3PO4/H2O/TBP+煤油为实验体系,考察了流量、磷酸浓度、稀释剂含量、液滴直径及停留时间对液-液微分散萃取过程的影响,找出适宜操作条件。结果表明,萃取效率随磷酸质量分数、停留时间的增加而增加,随稀释剂含量的减小而增加,随流量的增加呈现先增加后减小的趋势。适当增大磷酸质量分数,减小稀释剂含量,缩短停留时间可以提高传质系数;液滴直径越小,传质系数越大,最高可达1.997×10-4 m×s-1。对微分散状态下的液-液萃取过程进行了分析,根据扩散传质理论,建立了液滴内浓度分布的数学模型,为微分散萃取的优越性找到了理论依据,将实验值与理论值比较,萃取效率、传质系数的误差在20%以内,说明模型是合理的,为微分散萃取的工业设计和操作提供了实验依据。
推荐文章
分散降液筛板塔传质性能
塔器
筛板塔
分散降液筛板
分散降液管
传质
解吸
液-液微尺度混合体系的传质模型
萃取
传质模型
传质系数
微混合
预分散溶剂萃取平衡与传质特性
预分散溶剂萃取
胶质液体泡沫
胶质气体泡沫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液-液微分散萃取传质模型的研究?
来源期刊 高校化学工程学报 学科 工学
关键词 微萃取 萃取效率 传质系数 微尺度传质模型
年,卷(期) 2015,(6) 所属期刊栏目 传递现象与单元操作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1325-1332
页数 8页 分类号 TQ028.32
字数 3261字 语种 中文
DOI 10.3969/j.issn.1003-9015.2015.06.007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叶世超 四川大学化学工程学院 107 557 11.0 16.0
2 马岩龙 四川大学化学工程学院 7 40 4.0 6.0
3 张则光 四川大学化学工程学院 8 39 4.0 6.0
4 李根 四川大学化学工程学院 20 58 4.0 7.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17)
共引文献  (11)
参考文献  (7)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4)
同被引文献  (17)
二级引证文献  (3)
2000(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1(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3(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2004(4)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3)
2005(6)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6)
2006(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7(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8(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2010(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
2011(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5(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6(2)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7(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9(2)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1)
2020(2)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2)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微萃取
萃取效率
传质系数
微尺度传质模型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高校化学工程学报
双月刊
1003-9015
33-1141/TQ
大16开
杭州 浙江大学玉泉校区化学工程与生物工程学系
1986
chi
出版文献量(篇)
3841
总下载数(次)
3
总被引数(次)
32754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