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慢性心力衰竭是心血管疾病的终末期阶段,也是最主要的死因之一。中医认为慢性心衰患者多以心阳虚为本,瘀血、痰浊、水饮为标,治疗上常以温阳之法治其本。“动而生阳”理论思想源于《易经》。“动”是阴阳、万物化生的关键,据此理论,慢性心衰患者结合适当的运动训练,可振奋心阳,心阳充足则人体气血畅通,使阴阳复归平衡、脏腑经络得以调和,从而改善心衰症状,促进疾病向愈。
推荐文章
中度有氧运动对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的影响
慢性心力衰竭
中度有氧运动
临床观察
左室射血分数
运动康复治疗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的临床观察
慢性心力衰竭
中西医结合
运动康复疗法
生存质量
N-末端前脑钠肽
康复运动对慢性心力衰竭病人心功能的影响
慢性心力衰竭
康复运动
心功能
左室射血分数
瑜伽康复运动对慢性心力衰竭病人生存质量的影响
瑜伽
慢性心力衰竭
康复
生存质量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动而生阳”理论对慢性心力衰竭患者运动康复影响分析
来源期刊 湖南中医药大学学报 学科 医学
关键词 慢性心力衰竭 动而生阳 运动训练 康复
年,卷(期) 2015,(11) 所属期刊栏目 理论研究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27-29
页数 3页 分类号 R2-0
字数 3777字 语种 中文
DOI 10.3969/j.issn.1674-070X.2015.11.007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张世鹰 22 115 8.0 10.0
2 陈新宇 112 587 12.0 19.0
3 蔡虎志 57 226 10.0 11.0
4 陈青扬 41 151 8.0 10.0
5 吴治谚 13 77 6.0 8.0
6 舒华 7 114 5.0 7.0
7 王笑莹 7 55 5.0 7.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28)
共引文献  (98)
参考文献  (8)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12)
同被引文献  (71)
二级引证文献  (23)
1998(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0(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1(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2(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3(4)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5(6)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5)
2006(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2007(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2008(4)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4)
2009(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10(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2011(3)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1)
2012(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3(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5(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6(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7(5)
  • 引证文献(4)
  • 二级引证文献(1)
2018(5)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4)
2019(18)
  • 引证文献(6)
  • 二级引证文献(12)
2020(6)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6)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慢性心力衰竭
动而生阳
运动训练
康复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湖南中医药大学学报
月刊
1674-070X
43-1472/R
大16开
湖南省长沙市含浦科教园区学士路300号湖南中医药大学含浦校区
42-64
1979
chi
出版文献量(篇)
5685
总下载数(次)
6
总被引数(次)
46189
  • 期刊分类
  • 期刊(年)
  • 期刊(期)
  • 期刊推荐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