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原文服务方: 全科护理       
摘要:
[目的]分析CT增强扫描过程中造影剂外渗的原因,探讨其防范和护理措施。[方法]2894例 CT 增强扫描的病人中发生造影剂外渗31例,对病人一般资料、扫描及护理过程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年龄<12岁或>60岁、基础合并症、注射血管细、注射速度快及注射渗透压高均为引发外渗的重要原因(P<0.05或P<0.001)。造影剂外渗病人均伴有不等程度的肿胀、淤血和疼痛感。外渗量不足20 mL病人18例,外渗14.8 mL±4.55 mL,护理后24 h内消肿,淤血也于3 d内消散;外渗量超过20 mL的病人13例,外渗33.8 mL±7.21 mL,护理后2 d~3 d消肿,淤血也于1周内消散。[结论]造影剂的注射质量受穿刺血管质量、注射条件、病人配合度及护理人员技术水平等多重因素的影响,在提高穿刺技术和护理水平的基础上选择高质量血管并根据血管充盈度和耐受性控制注射条件,是控制造影剂外渗的有效措施。
推荐文章
PDCA管理在CT增强扫描病人造影剂外渗预防中的应用
PDCA管理
CT增强扫描
造影剂外渗
满意率
CT增强扫描造影剂碘佛醇外渗的护理
碘佛醇
外渗
CT增强扫描
造影剂
护理
基于循证的CT增强扫描碘造影剂外渗的集束化预防实践
造影剂
外渗
集束化
预防
循证护理
影像学检查增强扫描中造影剂外渗的护理对策
造影剂外渗
影像学检查
护理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CT增强扫描病人造影剂外渗的原因分析及护理措施
来源期刊 全科护理 学科
关键词 造影剂外渗 CT增强扫描 原因 护理
年,卷(期) 2015,(1) 所属期刊栏目 论著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13-15
页数 3页 分类号 R472.9
字数 语种 中文
DOI 10.3969/j.issn.16744748.2015.01.006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管骅 3 66 3.0 3.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60)
共引文献  (102)
参考文献  (10)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34)
同被引文献  (207)
二级引证文献  (146)
1990(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93(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9(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2000(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3(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4(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5(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2006(4)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4)
2007(6)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6)
2008(5)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5)
2009(1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1)
2010(13)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2)
2011(10)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8)
2012(4)
  • 参考文献(3)
  • 二级参考文献(1)
2013(4)
  • 参考文献(4)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5(4)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3)
  • 二级引证文献(1)
2015(4)
  • 引证文献(3)
  • 二级引证文献(1)
2016(6)
  • 引证文献(4)
  • 二级引证文献(2)
2017(27)
  • 引证文献(6)
  • 二级引证文献(21)
2018(46)
  • 引证文献(10)
  • 二级引证文献(36)
2019(56)
  • 引证文献(5)
  • 二级引证文献(51)
2020(41)
  • 引证文献(6)
  • 二级引证文献(35)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造影剂外渗
CT增强扫描
原因
护理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全科护理
半月刊
1674-4748
14-1349/R
16开
太原解放南路55号
2003-01-01
中文
出版文献量(篇)
33805
总下载数(次)
0
总被引数(次)
114773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