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现阶段,滑坡深部位移监测数据处理一般是根据位移-时间变化曲线确定滑坡稳定性,并结合测量曲线和钻孔柱状图确定滑带位置.但随着边坡工程地质条件日益复杂,要想通过简单位移变化规律判断滑坡状态是困难的.通过监测位移反分析得到滑坡材料参数进而对滑坡稳定性进行评价,无法避免计算模型、材料参数、边界条件等与实际不一致所引起的误差.临界滑面的计算方法大多都是基于应力分析基础上,文章在现有研究基础上,提出对滑坡地表位移、前后缘裂缝和深部位移监测等数据建立三维等参单元插值模型,并利用几何方程求得滑坡应变,通过应变判识滑坡破坏存在诸多问题,可采用等效应变搜索方法找出临界滑面的位置.该方法不需进行应力计算,从而避免了材料参数、边界条件等带来的误差,同样可用于地质条件复杂的滑坡工程,表现出良好的适用性.
推荐文章
基于深部位移监测的滑坡形成机制分析与稳定性评价
潜在滑坡
深部位移监测
成因分析
稳定性评价
滑坡深部位移监测数据分析浅论
滑坡
深部位移监测
测斜仪
数据分析
核监测数据处理方法
核监测
数据融合
水声
次声
地震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一种滑坡深部位移监测数据处理方法
来源期刊 江苏建筑 学科 工学
关键词 滑坡 深部位移监测 临界滑面 等参单元插值
年,卷(期) 2015,(1) 所属期刊栏目 地基基础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90-92
页数 3页 分类号 TU413.62
字数 2515字 语种 中文
DOI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张超 2 1 1.0 1.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65)
共引文献  (129)
参考文献  (9)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1)
同被引文献  (8)
二级引证文献  (0)
1977(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80(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83(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84(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85(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88(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2(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5(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96(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7(3)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2)
1998(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9(4)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4)
2000(5)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4)
2001(6)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6)
2002(6)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5)
2003(4)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4)
2004(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2005(7)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7)
2006(8)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8)
2007(6)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6)
2008(7)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5)
2009(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0(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5(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9(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滑坡
深部位移监测
临界滑面
等参单元插值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江苏建筑
双月刊
1005-6270
32-1195/TU
大16开
江苏省南京市北京西路12号
1981
chi
出版文献量(篇)
4208
总下载数(次)
13
总被引数(次)
10422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