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为了筛选抗穗发芽品系,利用 Vp-1基因的 STS 标记 Vp1B3检测了来自河南省新乡市的新麦系列小麦新品系112个,并于收获期进行了室内整穗发芽试验,结果表明,112个小麦品系中 Vp-1Ba (感穗发芽)、Vp-1Bb (抗穗发芽)和 Vp-1Bc(抗穗发芽)基因型的频率分别为60.71%,0.89%和38.39%,以 Vp-1Ba 基因型为主。Vp-1Ba 基因型品系穗发芽率(24.42%)极显著高于 Vp-1Bc 基因型品系(16.55%)。同一亲本组合选育出的品系的穗发芽率有很大差异,但 Vp-1基因类型基本一致。同一 Vp-1类型品系间的穗发芽率有很大差异,故在使用 Vp1B3标记时需要与整穗发芽法结合使用。
推荐文章
抗穗发芽小麦新种质的筛选与鉴定
小麦
白粒
抗穗发芽
新种质
小麦抗穗发芽酶反应生化标记选择法
小麦
穗发芽
多酚氧化酶
染色
育种
春小麦穗发芽影响因素及特性研究
春小麦
收获期
温度
降落值
穗发芽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小麦新品系抗穗发芽特性研究
来源期刊 华北农学报 学科 农学
关键词 小麦 穗发芽 Vp-1 基因 Vp1B3 标记
年,卷(期) 2015,(4) 所属期刊栏目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145-149
页数 5页 分类号 S512.01
字数 3225字 语种 中文
DOI 10.7668/hbnxb.2015.04.025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王映红 22 34 4.0 4.0
2 董昀 19 22 3.0 4.0
3 蒋志凯 46 110 6.0 8.0
4 盛坤 18 62 4.0 7.0
5 杨丽娟 16 61 4.0 7.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51)
共引文献  (45)
参考文献  (9)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4)
同被引文献  (19)
二级引证文献  (1)
1977(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88(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89(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1(7)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6)
1992(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93(5)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4)
1996(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7(6)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6)
1998(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9(7)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7)
2000(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2(4)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3(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4(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5(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2007(7)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6)
2008(5)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4)
2009(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
2011(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5(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7(2)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8(3)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1)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小麦
穗发芽
Vp-1 基因
Vp1B3 标记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华北农学报
双月刊
1000-7091
13-1101/S
大16开
石家庄市和平西路598号
18-10
1986
chi
出版文献量(篇)
6276
总下载数(次)
4
总被引数(次)
88357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