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目的]探究六经中风的证治特点,厘清六经中风理法方药特点,并补充相应的治疗方药。[方法]以张仲景著作为基础,搜集六经中风的条文,并以对比研究的方法,分析六经中风的证候,以此阐明病机,补充主治方剂。[结果]风邪具有阳热属性,三阳中风易治,三阴中风有必要待其阳气来复,治疗六经中风的方药选择需要兼顾辛凉清热之法,具体可以参考张仲景、叶天士、吴鞠通的诸辛凉方。太阳中风主治方为桂枝汤,阳明中风主治方为麻黄杏仁甘草石膏汤,少阳中风的主治方为小柴胡汤,太阴中风的主治方为桂枝人参汤,少阴中风主治方为麻黄附子细辛汤,厥阴中风主治方为麻黄升麻汤。[结论]厘清六经中风证候和病机特点,补充相应方药,有助于加强对风邪属性和六经中风证治的认识。其中,治疗三阳中风的经方与后世温病学家的辛凉解表方的比较研究,是探讨寒温统一的切入点,为探讨寒温统一提供了初步基础。
推荐文章
从六经辨证论治慢性心力衰竭
慢性心力衰竭
六经辨证
水肿
张仲景
六经便秘证治辨析
伤寒论
便秘
六经
六经下利证治辨析
伤寒论
六经
下利
《伤寒论》六经病中风探析
太阳中风
阳明中风
少阳中风
太阴中风
少阴中风
厥阴中风
《伤寒论》
张仲景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论“六经中风”的证治特点
来源期刊 浙江中医药大学学报 学科 医学
关键词 六经 中风 张仲景 伤寒论 辨证论治 叶天士 吴鞠通
年,卷(期) 2015,(2) 所属期刊栏目 基础研究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92-94
页数 3页 分类号 R651
字数 3655字 语种 中文
DOI 10.16466/j.issn1005-5509.2015.02.003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龚一萍 浙江中医药大学基础医学院 59 538 11.0 21.0
2 陈烨文 浙江中医药大学基础医学院 23 65 4.0 7.0
3 许琳 浙江中医药大学基础医学院 12 23 3.0 4.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10)
共引文献  (5)
参考文献  (4)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5)
同被引文献  (28)
二级引证文献  (13)
1988(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1(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7(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8(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4(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5(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6(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8(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9(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11(3)
  • 参考文献(3)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5(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8(4)
  • 引证文献(3)
  • 二级引证文献(1)
2019(12)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10)
2020(2)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2)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六经
中风
张仲景
伤寒论
辨证论治
叶天士
吴鞠通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浙江中医药大学学报
月刊
1005-5509
33-1349/R
大16开
杭州市滨江区滨文路
32-14
1977
chi
出版文献量(篇)
8026
总下载数(次)
6
总被引数(次)
49763
  • 期刊分类
  • 期刊(年)
  • 期刊(期)
  • 期刊推荐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