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流行性出血热是由汉坦病毒引起的自然疫源性传染病,我国是流行性出血热流行的主要国家,占全世界病例数的90%[1].大型流行病学调查显示:2011~2013年我国29个省共报告出36 897例血热病例,死亡332人[2],是我国重点防治传染病之一[3].1982年世界卫生组织将其正式命名为肾综合征出血热(HERS),该病具有起病急、进展快、流行范围广、病死率高等特点,其临床特征主要表现为发热、充血、出血和肾脏损害等,具有典型症状的患者仅为32.4%[4].
推荐文章
流行性出血热的病情观察及护理体会
流行性出血热
病情观察
护理
血液透析治疗流行性出血热并发急性肾衰竭1011例
血液透析
流行性出血热
急性肾衰竭
治疗结果
不良反应
尿中性粒细胞明胶酶相关脂质运载蛋白和肾损伤分子-1在流行性出血热合并急性肾损伤早期诊断中的价值研究
中性粒细胞明胶酶相关脂质运载蛋白
肾损伤分子-1
流行性出血热
急性肾损伤
26例流行性出血热病人的护理体会
流行性出血热
低血压休克
护理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生物学标志物对流行性出血热患者急性肾损伤的诊断价值
来源期刊 中国地方病防治杂志 学科 医学
关键词
年,卷(期) 2015,(5) 所属期刊栏目 临床诊治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413-414
页数 2页 分类号 R512.8
字数 语种 中文
DOI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和振坤 35 126 6.0 9.0
2 陈宝平 72 395 10.0 15.0
3 王艳景 15 40 4.0 5.0
4 杨素霞 38 183 8.0 11.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26)
共引文献  (22)
参考文献  (5)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1985(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0(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2(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7(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9(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10(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11(4)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4)
2012(3)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2)
2013(9)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9)
2014(7)
  • 参考文献(3)
  • 二级参考文献(4)
2015(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5(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中国地方病防治杂志
月刊
1001-1889
22-1136/R
吉林省吉林市重庆街2158号
chi
出版文献量(篇)
6423
总下载数(次)
4
总被引数(次)
22162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