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目的 观察后鼻孔息肉的发生部位和窦内蒂部性质及鼻内镜手术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6年~2013年经鼻内镜手术治疗的后鼻孔息肉64例(65侧)临床资料和随访结果,探讨后鼻孔息肉发生部位和窦内蒂部性质及其临床意义.结果 64例(65侧)后鼻孔息肉中,59例(60侧)息肉来自上颌窦,5例来自蝶窦.来源于上颌窦的后鼻孔息肉中,起源于上颌窦囊肿者41例(42侧),起源于上颌窦息肉的18例.来自蝶窦的后鼻孔息肉中,2例蒂部为囊肿,3例蒂部为息肉.全组后鼻孔息肉蒂部为囊肿者占67.7%,蒂部为息肉者占32.3%.分别于鼻内镜下经扩大的鼻窦自然开口联合下鼻道开窗术处理.术后随访5~60个月,平均6.4个月,病变复发率3.1%.结论 后鼻孔息肉多来源于上颌窦,其次为蝶窦,其蒂部可为囊肿或息肉.联合下鼻道开窗的鼻内镜手术可有效减少术后复发.
推荐文章
鼻内镜手术治疗后鼻孔息肉
鼻息肉
内窥镜检查
上颌窦
后鼻孔
鼻内镜手术治疗后鼻孔息肉
鼻息肉
内窥镜检查
上颌窦
后鼻孔息肉
探讨鼻内镜下后鼻孔息肉的治疗
后鼻孔息肉
上颌窦
鼻内镜手术
鼻内镜治疗后鼻孔息肉35例临床分析
后鼻孔息肉
上颌窦
鼻内镜手术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后鼻孔息肉的类型和内镜手术
来源期刊 中国中西医结合耳鼻咽喉科杂志 学科
关键词 后鼻孔息肉 起源 蒂部性质 鼻内镜手术
年,卷(期) 2015,(1) 所属期刊栏目 临床研究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34-36
页数 3页 分类号
字数 2800字 语种 中文
DOI 10.3969/j.issn.1007-4856.2015.01.010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马有祥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友谊医院耳鼻咽喉科 19 94 5.0 9.0
2 马凌霄 北京市第二医院耳鼻咽喉科 4 7 2.0 2.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8)
参考文献  (8)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2)
同被引文献  (10)
二级引证文献  (0)
1988(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7(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2(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4(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7(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0(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5(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7(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9(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后鼻孔息肉
起源
蒂部性质
鼻内镜手术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中国中西医结合耳鼻咽喉科杂志
双月刊
1007-4856
34-1159/R
大16开
安庆市孝肃路42号
26-143
1993
chi
出版文献量(篇)
3813
总下载数(次)
2
总被引数(次)
12647
  • 期刊分类
  • 期刊(年)
  • 期刊(期)
  • 期刊推荐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