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目的 探讨CEUS在小肾癌(SRCC)临床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62例经病理证实为SRCC患者的超声资料,观察CUES表现,并与常规二维超声相比较.结果 62例小肾癌患者均为单侧单发病灶,其中病灶位于左肾34例,右肾28例.62例SRCC常规二维超声均表现为类圆形且边界清晰的肿块,27例(27/62,43.55%)血流信号丰富,19例(19/62,30.65%)可见点状或条状血流信号,16例(16/62,25.81%)未见明显血流信号.62例SRCC均见造影剂增强;增强模式呈“快进慢退”44例(44/62,70.97%),“快进快退”15例(15/62,24.20%),“慢进快退”3例(3/62,4.84%);增强程度为高增强39例(39/62,62.90%),等增强23例(23/62,37.10%).CEUS对SRCC的诊断率、血流显示率、假包膜显示率及坏死区显示率均明显高于常规二维超声(P均<0.001).结论 CEUS在显示病灶内低速血流及微循环血供情况方面优于常规二维超声,有助于SRCC的诊断.
推荐文章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超声造影诊断小肾癌
来源期刊 中国介入影像与治疗学 学科 医学
关键词 肾肿瘤 癌,肾细胞 超声检查 诊断显像
年,卷(期) 2015,(10) 所属期刊栏目 临床研究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635-638
页数 4页 分类号 R445.1|R737.11
字数 语种 中文
DOI 10.13929/j.1672-8475.2015.10.012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袁新春 南昌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39 76 5.0 6.0
2 周爱云 南昌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143 274 8.0 10.0
3 肖帆 南昌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25 56 5.0 7.0
4 罗礼云 南昌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20 54 5.0 6.0
5 张洁 南昌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24 77 5.0 7.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23)
共引文献  (28)
参考文献  (10)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1900(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6(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7(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1(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2(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3(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4(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5(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2006(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7(4)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4)
2008(11)
  • 参考文献(4)
  • 二级参考文献(7)
2009(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0(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2(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5(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肾肿瘤
癌,肾细胞
超声检查
诊断显像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中国介入影像与治疗学
月刊
1672-8475
11-5213/R
大16开
北京海淀区北四环西路21号大猷楼502室
80-220
2004
chi
出版文献量(篇)
3028
总下载数(次)
5
总被引数(次)
16344
  • 期刊分类
  • 期刊(年)
  • 期刊(期)
  • 期刊推荐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