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目的 评价不同CTA扫描方案显示旋股外侧动脉(LCFA)穿支的能力.方法 将28例除大腿以外的四肢外伤患者及27名健康志愿者随机分为3组.对A组(15人,30侧大腿)采用双侧大腿低放射剂量扫描方案,B组(15人,30侧大腿)采用双侧大腿常规放射剂量扫描方案,C组(25人,25侧大腿)采用单侧大腿常规放射剂量扫描方案进行CTA检查.记录辐射吸收剂量,观察LCFA显示情况及起源,测量LCFA主干开口内径、降支开口内径、降支长度、降支血管分级、降支穿支数量、穿支末端最小内径.结果 B组中1例(2侧大腿)因对比剂渗漏未能完成检查.3组共83侧大腿,LCFA起自股动脉分别为A组7侧、B组8侧、C组6侧,起自股深动脉分别为A组23侧、B组20侧、C组19侧.3组间,辐射吸收剂量、降支长度、降支穿支末端最小内径、降支血管分级及降支穿支数量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01),LCFA主干及降支开口内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 单侧大腿常规放射剂量CTA显示LCFA细小穿支的能力优于双侧低放射剂量及双侧常规剂量CTA,而3种扫描方案对较大血管的显示效果相近.
推荐文章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CT血管造影显示旋股外侧动脉穿支
来源期刊 中国介入影像与治疗学 学科 医学
关键词 旋股外侧动脉 旋股外侧皮瓣 体层摄影术,X线计算机
年,卷(期) 2015,(10) 所属期刊栏目 临床研究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639-643
页数 5页 分类号 R3|R814.42
字数 语种 中文
DOI 10.13929/j.1672-8475.2015.10.013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杨建勇 145 683 13.0 17.0
2 杨有优 49 290 9.0 14.0
3 杨旭峰 29 145 6.0 10.0
4 朱庆棠 50 328 10.0 16.0
5 李子平 124 833 15.0 20.0
6 翟凤仪 21 112 6.0 10.0
7 朱洪章 13 68 5.0 8.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22)
共引文献  (27)
参考文献  (14)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1984(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89(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8(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2(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3(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6(3)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7(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8(4)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3)
2009(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10(10)
  • 参考文献(5)
  • 二级参考文献(5)
2011(4)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3)
2012(3)
  • 参考文献(3)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3(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4(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5(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旋股外侧动脉
旋股外侧皮瓣
体层摄影术,X线计算机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中国介入影像与治疗学
月刊
1672-8475
11-5213/R
大16开
北京海淀区北四环西路21号大猷楼502室
80-220
2004
chi
出版文献量(篇)
3028
总下载数(次)
5
总被引数(次)
16344
  • 期刊分类
  • 期刊(年)
  • 期刊(期)
  • 期刊推荐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