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黄石崖位于千佛山以南,相传秦时黄石公曾在此隐居,又因此处山体为寒武系石灰岩质,颜色青灰色偏黄,故而得名,崖上旧有"乐缘寺",俗称"螺丝顶",在北麓的半弧形峭壁下有处天然平台,长约30米,上方悬崖探出,状如披厦,下方陡壁上罗列着大量佛造像和石窟佛龛,绝大部分开凿于北魏正光四年(523年)至东魏兴和二年(540年),是山东地区较早的佛教摩崖造像,原造像群有一个天然大窟和28个小龛,共计100余尊,另有8则造像题记和1处刻经。
推荐文章
试论唐宋时期的罗汉形态及造像艺术
唐宋时期
罗汉形态
造像艺术
浅谈观音造像艺术
造像艺术
观音
历史文化
传统造像与生漆脱胎技术
传统造像
生漆脱胎技术
探索与研究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济南黄石崖造像兴衰记
来源期刊 春秋 学科 历史
关键词 黄石崖造像 石崖 摩崖造像 千佛 半弧形 黄石公 岩质 佛造像 弥勒像 义邑
年,卷(期) 2015,(6) 所属期刊栏目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60-62
页数 3页 分类号 K879.3
字数 语种
DOI
五维指标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参考文献  (0)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2015(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黄石崖造像
石崖
摩崖造像
千佛
半弧形
黄石公
岩质
佛造像
弥勒像
义邑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春秋
双月刊
1672-5794
37-1417/K
16开
山东省济南市泉城路73号
24-163
1993
chi
出版文献量(篇)
4120
总下载数(次)
8
总被引数(次)
1068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