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目的:探讨腰椎关节突关节形态学变化在退变性腰椎滑脱(degenerative lumbar spondylolisthesis,DLS)发生中的病因学意义。方法自2007年1月至2013年7月收治的L4,5 DLS患者中随机选取115例作为观察组,男28例,女87例;年龄41~76岁,平均57.3岁。自体检人群(无脊柱滑脱及腰腿痛表现)中随机选取与DLS组年龄、性别相匹配的115例作为对照组,男31例,女84例;年龄45~77岁,平均56.4岁。两组均行腰椎正、侧位X线片,CT平扫及多层面重建检查。于侧位X线片测量DLS组患者腰椎滑脱程度(Taillard指数),CT图像分别测量滑脱组及对照组L3,4、L4,5节段两侧关节突关节角并评估两组小关节不对称程度,矢状面CT重建图像测量两组L3,4、L4,5关节突关节椎弓根角(pedicle facet angle,P?F角),对两组相应节段所测角度进行比较分析;CT横断面骨窗下对两组L4,5关节突关节进行退变程度分级并比较,且对DLS组不同退变等级之间的滑脱程度进行分析。对DLS组L4,5的关节突关节角、P?F角与滑脱程度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 DLS组L4,5均为Ⅰ度滑脱。DLS组L3,4、L4,5节段关节突关节角与对照组相应节段相比明显偏向矢状位;P?F角均较对照组大,更倾向于水平位。小关节不对称程度,L4,5节段DLS组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而L3,4节段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两组L4,5关节突关节退变程度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DLS组患者L4,5关节突关节不同退变等级之间,滑脱程度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DLS组L4,5滑脱程度与其关节突关节角、P?F角无相关性。结论关节突关节形态学变化(更小的关节突关节角、水平化的P?F角、小关节不对称)对退变性腰椎滑脱的发生具有一定的病因学意义,但其作用不应被夸大;关节突关节退变是随着年龄增长出现的继发性改变,而腰椎滑脱加剧了小关节的退变。
推荐文章
椎小关节变性与腰椎滑脱CT分析
椎小关节
滑脱
腰椎
计算机体层摄影术
腰椎退变性滑脱症的CT诊断
腰椎
脊椎滑脱症
断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腰椎滑脱患者关节突关节形态的评价
关节突关节
峡部裂
退变性腰椎滑脱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退变性腰椎滑脱的关节突关节形态学分析
来源期刊 中华骨科杂志 学科
关键词 腰椎 脊椎前移 椎关节突关节
年,卷(期) 2015,(8) 所属期刊栏目 临床研究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865-870
页数 6页 分类号
字数 5578字 语种 中文
DOI 10.3760/cma.j.issn.0253-2352.2015.08.013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李旭 安徽医科大学附属省立医院骨二科 188 1516 17.0 29.0
2 贺瑞 安徽医科大学附属省立医院骨二科 61 656 14.0 23.0
3 张锋 安徽医科大学附属省立医院骨二科 20 225 9.0 15.0
4 张文志 安徽医科大学附属省立医院骨二科 42 488 12.0 21.0
5 段丽群 安徽医科大学附属省立医院骨二科 38 495 12.0 21.0
6 李国远 安徽医科大学附属省立医院骨二科 5 32 2.0 5.0
7 丁英胜 安徽医科大学附属省立医院骨二科 3 29 2.0 3.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101)
共引文献  (110)
参考文献  (26)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17)
同被引文献  (63)
二级引证文献  (21)
1900(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72(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86(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88(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89(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90(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1(4)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3)
1992(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93(6)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5)
1994(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5(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96(8)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8)
1997(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98(3)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2)
1999(5)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5)
2000(5)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4)
2001(7)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6)
2002(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2003(6)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4)
2004(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5(4)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4)
2006(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7(5)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5)
2008(8)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6)
2009(12)
  • 参考文献(4)
  • 二级参考文献(8)
2010(7)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6)
2011(6)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5)
2012(10)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9)
2013(6)
  • 参考文献(4)
  • 二级参考文献(2)
2014(4)
  • 参考文献(4)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5(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5(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5(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7(2)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8(11)
  • 引证文献(6)
  • 二级引证文献(5)
2019(16)
  • 引证文献(4)
  • 二级引证文献(12)
2020(8)
  • 引证文献(4)
  • 二级引证文献(4)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腰椎
脊椎前移
椎关节突关节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中华骨科杂志
半月刊
0253-2352
12-1113/R
大16开
天津市河西区解放南路406号
6-17
1981
chi
出版文献量(篇)
5489
总下载数(次)
8
总被引数(次)
111169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