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目的 观察复方甘草酸苷联合丹参酮胶囊治疗中度寻常型痤疮的疗效与安全性.方法 79例中度寻常型痤疮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40例,口服复方甘草酸苷片和丹参酮胶囊;对照组39例,口服丹参酮胶囊.两 组患者在口服药物同时均外用护肤粉刺霜.疗程均为8周.于用药前、用药后2、4、8周末分别记录面部各种皮损 的实际数目、全身以及局部不良反应.并分别在用药前、用药后8周检测血清肿瘤坏死因子α(TNF-o)、白介素8 (IL-8)、白介素10(IL-10)水平.结果 治疗8周后治疗组与对照组有效率分别为82.5%、60.52%(P=0.028),表明治疗组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复方甘草酸苷联合丹参酮治疗后痤疮复发率低、无明显不良反应.此外,治疗组患者血清IL-8水平由153.9±17.74 pg/ml降为80.5±23.91 pg/ml(P <0.01);TNF-α水平由45.3±6.49 pg/ml下降到19.5±4.87 pg/ml(P<0.01);IL-10水平由153.0±38.89 pg/ml上升至261.3±15.60 pg/ml(P <0.01).对照组患者 血清IL-8水平由156.2±18.40 pg/ml下降为129.7±6.24 pg/ml(P <0.01);TNF-α水平由46.5±7.46 pg/ml下降为30.9±2.63 pg/ml(P <0.01).对照组血清IL-10水平在治疗前后无明显改变(P>0.05).治疗后,治疗组血清IL-8、TNF-o的水平均较对照组显著降低(P<0.01)而治疗组IL-10的水平较对照组显著升高(P<0.01).结论 复方甘草酸苷联合丹参酮是治疗中度寻常型痤疮安全、有效的方法,且具有调节患者血清TNF-o、IL-8、IL-10水平的作用.
推荐文章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复方甘草酸苷联合丹参酮治疗中度痤疮的疗效观察
来源期刊 同济大学学报(医学版) 学科 医学
关键词 痤疮 复方甘草酸苷 丹参酮 炎症因子
年,卷(期) 2015,(3) 所属期刊栏目 临床研究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109-112,127
页数 分类号 R246.7
字数 3442字 语种 中文
DOI 10.16118/j.1008-0392.2015.03.024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史玉玲 同济大学附属第十人民医院皮肤科 60 221 9.0 12.0
2 龚瑜 同济大学附属第十人民医院皮肤科 14 45 4.0 5.0
3 郑庆虎 解放军153中心医院皮肤科 4 12 2.0 3.0
4 徐徉 第二军医大学附属长海医院皮肤科 2 6 1.0 2.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3)
共引文献  (1)
参考文献  (3)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5)
同被引文献  (25)
二级引证文献  (8)
2003(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6(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7(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9(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0(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12(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5(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6(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7(7)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5)
2018(3)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2)
2019(2)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1)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痤疮
复方甘草酸苷
丹参酮
炎症因子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同济大学学报(医学版)
双月刊
1008-0392
31-1901/R
大16开
上海市四平路1239号
4-722
1980
chi
出版文献量(篇)
4604
总下载数(次)
6
总被引数(次)
20347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