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钻井,就是人们从地表向下挖掘一个筒形的通道,最初的目的是为了汲取地下水。在人类历史发展的长河中,钻井技术大体经过了挖掘井技术、顿钻井技术和旋转钻井技术三个发展阶段。在前两个阶段,中华民族的技术水平都是世界最前列。公元前1500年前后,我国出土的甲骨文中就已经有了“井”字,春秋战国时期的井深已达50余米,到唐朝时已超过140米。这个时期属于人工挖掘井阶段,井的直径大约为1.5米,人可以从井筒下到井底。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千年前的钻井鼻祖
来源期刊 地球 学科 工学
关键词 钻井技术 春秋战国时期 人类历史 中华民族 地下水 甲骨文 掘井
年,卷(期) 2015,(5) 所属期刊栏目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100-102
页数 3页 分类号 TE243
字数 语种
DOI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蓝颖春 211 0 0.0 0.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参考文献  (0)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2015(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钻井技术
春秋战国时期
人类历史
中华民族
地下水
甲骨文
掘井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地球
月刊
1000-405X
11-1467/P
大16开
北京市西城区西四羊肉胡同15号
2-253
1981
chi
出版文献量(篇)
7314
总下载数(次)
1
总被引数(次)
1220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