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目的 对2015年佛山市报告的首例本地登革热疑似病例进行分子流行病学调查,确定病毒的基因型及感染来源. 方法 采集疑似患者血清标本、疫点白纹伊蚊成蚊及孑孓,采用Real-time PCR进行登革病毒基因检测及分型;用C6/36细胞分离登革病毒,采用套式RT-PCR扩增病毒E蛋白基因,进行序列测定和同源性比较分析. 结果 从患者血清和伊蚊研磨液中分别检测到1型登革病毒核酸,两者的病毒E蛋白基因核苷酸序列同源性为100%.从患者血清的C6/36细胞培养中观察到登革病毒特异的CPE.将分离株登革病毒命名为FS-D15001.通过对不同地区的登革毒株进行E蛋白基因核苷酸序列同源性比较,显示FS-D15001与2014年同一地区登革热患者分离毒株的同源性较高,为99.9%. 结论 经分子溯源证实2015年佛山市首例本地登革热病例由Ⅰ型登革病毒引起,通过白纹伊蚊传播,该毒株在当地流行可能已持续数年.
推荐文章
福建省2015年本地登革热病例的病原学特征
登革热
病原学
基因组
序列分析
血清登革热病毒NEST-PCR检测
登革热病毒
NEST-PCR
RT-PCR
登革热病诊断的若干探讨
登革热
登革热病毒
流行病学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2015年佛山市首例本地登革热病例及蚊媒的病原分子溯源
来源期刊 中国病原生物学杂志 学科 医学
关键词 登革病毒 本地病例 分子流行病学 佛山市
年,卷(期) 2015,(12) 所属期刊栏目 调查研究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1119-1123
页数 5页 分类号 R512.8
字数 语种 中文
DOI 10.13350/j.cjpb.151214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廖华乐 9 48 3.0 6.0
2 张敏 11 6 2.0 2.0
3 陈爱贞 31 65 4.0 6.0
4 朱素仪 5 22 2.0 4.0
5 谢翊 3 0 0.0 0.0
6 翁桐业 1 0 0.0 0.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50)
共引文献  (23)
参考文献  (7)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1990(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91(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92(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3(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5(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96(4)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4)
1997(7)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7)
1998(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1999(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2000(4)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3)
2001(6)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5)
2002(6)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6)
2003(6)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6)
2004(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5(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6(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2008(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9(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1(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5(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登革病毒
本地病例
分子流行病学
佛山市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中国病原生物学杂志
月刊
1673-5234
11-5457/R
大16开
山东省济宁市太白楼中路11号
24-81
1988
chi
出版文献量(篇)
6320
总下载数(次)
9
总被引数(次)
28373
  • 期刊分类
  • 期刊(年)
  • 期刊(期)
  • 期刊推荐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