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卟啉类化合物是由4个吡咯环依次围成的大环化合物,生物体内血红素生物合成的中间体.血红素又称为铁卟啉,为体内一类含血红素蛋白的辅基.在正常生理状态下,人体存在一系列复杂的机制,调控卟啉类化合物及血红素的合成、运输、代谢、排泄.在某些病理情况下,血红素的生物合成的某些环节可能发生紊乱,导致生物体类血红素/卟啉类化合物代谢异常,这为将卟啉类化合物作为生物标记物提供了可能性.本文从血红素/卟啉类化合物的生物合成,体内转运,以及与疾病的关系几个层面入手,综述了近年来卟啉类化合物作为生物标记物的研究进展.
推荐文章
苯并咪唑类化合物的合成研究进展
苯并咪唑
邻苯二胺
邻硝基苯胺
浅蓝霉素类化合物合成研究进展
浅蓝霉素
微生物代谢产物
生物碱
全合成
吲哚-3-乙醛酰胺类化合物的合成及生物活性研究进展
吲哚-3-乙醛酰胺
生物活性
合成
研究进展
综述
胍类化合物的合成进展
胍类化合物
液相合成
固相合成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血红素合成中间体——卟啉类化合物作为生物标记物的研究进展
来源期刊 中南药学 学科 医学
关键词 卟啉类化合物 血红素 生物标记物
年,卷(期) 2015,(5) 所属期刊栏目 综述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509-512
页数 4页 分类号 R96
字数 语种 中文
DOI 10.7539/j.issn.1672-2981.2015.05.017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彭文兴 71 384 11.0 16.0
2 邓晔 4 36 2.0 4.0
3 贺蕾艳 3 0 0.0 0.0
4 郭瑶雪 3 13 1.0 3.0
5 李春 5 14 1.0 3.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8)
共引文献  (2)
参考文献  (19)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1998(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2(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5(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6(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7(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8(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10(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1(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2(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3(10)
  • 参考文献(8)
  • 二级参考文献(2)
2014(5)
  • 参考文献(5)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5(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卟啉类化合物
血红素
生物标记物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中南药学
月刊
1672-2981
43-1408/R
大16开
长沙市人民中路139号中南大学湘雅二医院内
42-290
2003
chi
出版文献量(篇)
5528
总下载数(次)
10
总被引数(次)
26184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