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采用纳米自组装法合成的大孔氧化铝催化材料FA-06,具有1.39 mL·g-1的孔容、297 m2· gq的比表面积、32.4 nm的最可几孔径和81.85%的孔隙率,孔道集中分布于10~30 nm和30~60 nm的比例分别占35.61%和40.88%.GPC结果表明,对于形成反相超增溶胶束的高聚物RHP,可通过改变聚异丁烯马来酸酐(PIBSA)的量来控制其分散度和相对分子量,进而控制大孔氧化铝的孔道结构.TEM及SEM结果表明,纳米自组装氢氧化铝棒长600~800 nm,直径为250~300 nm,经550.0 6℃焙烧后,形成直径为150~300 nm,长度为400~600 nm的纳米氧化铝棒.从焙烧后的纳米自组装氢氧化铝的XRD结果证明了3种γ-Al203的前躯体完全转化为γ-Al203.结合TG的结果,表明在605.0℃时,拟薄水铝石完全转化为γ-Al203,总失重可达61.88%.基于以上实验结果,模拟了反向超增溶胶束、氢氧化铝及大孔氧化铝的分子自组装和纳米自组装的形成过程,并提出了纳米自组装大孔氧化铝贯穿孔道的NSA(Nano Self-Assembly)形成机理.
推荐文章
一维氧化铝基纳米材料的制备及其形成机理
氧化铝模板
纳米线
纳米管
纳米电缆
二次铝灰中氧化铝碱溶研究
碱溶
二次铝灰
氧化铝
纳米介孔氧化铝制备及表征
纳米
介孔
氧化铝
制备
大孔容活性氧化铝的生产
快脱法
孔容
活性氧化铝
拟薄水铝石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二次纳米自组装大孔氧化铝贯穿孔道的NSA形成机理
来源期刊 无机化学学报 学科 化学
关键词 高分子 模板剂 贯穿孔道 扩散 渣油
年,卷(期) 2015,(8) 所属期刊栏目 论文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1539-1547
页数 9页 分类号 O614.3+1
字数 5086字 语种 中文
DOI 10.11862/CJIC.2015.214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赵德智 辽宁石油化工大学化学化工与环境学部 192 1403 18.0 29.0
2 王鼎聪 38 187 8.0 11.0
3 王爽 辽宁石油化工大学化学化工与环境学部 15 25 3.0 4.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参考文献  (11)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5)
同被引文献  (19)
二级引证文献  (7)
2012(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3(3)
  • 参考文献(3)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4(5)
  • 参考文献(5)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5(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5(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6(2)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7(2)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8(2)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2)
2019(3)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2)
2020(3)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3)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高分子
模板剂
贯穿孔道
扩散
渣油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无机化学学报
月刊
1001-4861
32-1185/O6
大16开
南京市南京大学化学楼
28-133
1985
chi
出版文献量(篇)
7424
总下载数(次)
5
总被引数(次)
57791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