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肝脏在行使其消化代谢功能的同时还有一系列的免疫调控机制,以保持免疫耐受,阻止来自肠道的有害刺激进入全身的血液循环。肠道中富含微生物抗原和代谢产物的回流血会通过门静脉进入肝脏,正常生理条件下,肝脏会清除回流血中潜在的危险信号,维持免疫耐受,保持稳态。一旦既有的平衡状态被打破,肠道微生物环境改变,经回流血进入肝脏的肠道的微生物抗原便会引发肝脏中的炎症反应,持续的炎症刺激使肝脏发生病理损伤并导致更为严重的肝脏疾病。本文论及三种不同种类的肝脏疾病以及肝脏疾病演化的三个不同阶段,总结了近几年关于肠道微环境在肝脏疾病发生发展的过程中所发挥作用的最新研究成果,以为更加全面的认识肝脏疾病的发病机制,从而制定更加完善的诊断治疗方案提供理论线索。
推荐文章
幽门螺杆菌感染与肝脏疾病的关系
螺杆菌,幽门
肝硬化
肝肿瘤
肝炎
微RNA与肠道菌群失调及与肠道疾病的关系
肠道菌群失调
微RNA
炎症性肠病
肠易激综合征
结直肠癌
肠道菌群——肝脏疾病的重要参与者
肠道微生物
肝脏疾病
"肠-肝"轴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肠道微环境与肝脏疾病
来源期刊 中国免疫学杂志 学科 医学
关键词 肠道微环境 肝脏代谢相关疾病 自身免疫性肝脏疾病 病毒性肝炎 肝脏纤维化-肝硬化-肝癌
年,卷(期) 2015,(8) 所属期刊栏目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专题述评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1009-1013
页数 5页 分类号 R392.12
字数 6461字 语种 中文
DOI 10.3969/j.issn.1000-484X.2015.08.001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马洪第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肝脏免疫学实验室 2 77 2.0 2.0
2 廉哲雄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肝脏免疫学实验室 6 99 5.0 6.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参考文献  (25)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7)
同被引文献  (42)
二级引证文献  (14)
1984(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87(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0(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1(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1(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2(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3(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4(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5(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6(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7(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0(3)
  • 参考文献(3)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1(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2(5)
  • 参考文献(5)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3(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4(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5(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6(2)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8(4)
  • 引证文献(4)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9(10)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9)
2020(5)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5)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肠道微环境
肝脏代谢相关疾病
自身免疫性肝脏疾病
病毒性肝炎
肝脏纤维化-肝硬化-肝癌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中国免疫学杂志
月刊
1000-484X
22-1126/R
大16开
长春市建政路971号
12-89
1985
chi
出版文献量(篇)
7702
总下载数(次)
13
总被引数(次)
40225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