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目的】观察2013年广州及西双版纳暴发流行性登革热(DF)的中医临床证候特征,探讨两地患者的病情差异、治疗情况及其病因病机。【方法】对广州市第八人民医院登革热流行期间收治的255例患者中接受中西医结合治疗的78例患者及西双版纳州医院120例患者中接受中西医结合治疗的39例患者之中医证候分型及中医证候积分进行总结,对登革热流行的时间和地点进行物候学分析,并根据温病学卫气营血辨证理论探讨登革热的病因病机。【结果】(1)2013年广州登革热流行时间约为7月上旬至11月中旬,西双版纳登革热流行时间约为8月中旬至10月上旬。广州流行时间为夏末及整个秋季,消失于冬天来临之时。西双版纳流行时间为秋季,消失于比较寒冷的深秋。(2)两医院登革热患者的中医证型均以气血两燔为主,瘀毒交结次之,再次之为气分热盛和邪伏膜原。(3)治疗前,两医院患者的发热证候积分比较,西双版纳州医院患者的发热积分更高(P<0.01);治疗3 d后,两医院患者的发热证候积分均较治疗前显著改善(P<0.05或P<0.01),但两医院患者的发热证候积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6 d后,两医院患者均无发热。(4)治疗前,西双版纳州医院患者的病情更加严重,2组中医证候积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3 d后,两医院患者的中医证候均得到显著改善(P<0.01),西双版纳州医院患者的病情较广州市第八人民医院患者仍更严重(P<0.05);治疗6 d后,患者的中医证候继续改善,与治疗3 d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广州及西双版纳登革热患者的中医证型均以气血两燔为主,瘀毒交结次之;广州患者总体病情比西双版纳患者轻,两地治疗效果基本一致,患者症状的缓解均需1周左右。
推荐文章
117例颈动脉粥样硬化患者中医证候特点研究
颈动脉粥样硬化
痰浊证
肝肾阴虚证
血瘀证
聚类分析
2014年482例广州登革热患者的X线胸片分析
登革热
X线胸片
影像学诊断
167例高度近视患者中医证候分析
高度近视
中医证候
2010年广州登革热患者临床及实验室特征分析
登革热
登革病毒
临床特征
巢式PCR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2013年广州及西双版纳117例登革热患者中医证候特征分析
来源期刊 广州中医药大学学报 学科 医学
关键词 登革热 中医证候特征
年,卷(期) 2015,(4) 所属期刊栏目 中医证候研究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589-593
页数 5页 分类号 R259.128
字数 3317字 语种 中文
DOI 10.13359/j.cnki.gzxbtcm.2015.04.002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谭行华 52 445 13.0 18.0
2 张复春 99 894 16.0 25.0
3 洪文昕 33 218 9.0 13.0
4 单西云 3 7 2.0 2.0
5 严景妍 2 5 1.0 2.0
6 马得宏 1 5 1.0 1.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1)
共引文献  (12)
参考文献  (1)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5)
同被引文献  (25)
二级引证文献  (8)
2003(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4(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5(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6(3)
  • 引证文献(3)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7(2)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1)
2018(5)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5)
2019(2)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1)
2020(1)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登革热
中医证候特征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广州中医药大学学报
月刊
1007-3213
44-1425/R
大16开
广东省广州市番禺区广州大学城外环东路232号,广州中医药大学办公楼629室
46-275
1984
chi
出版文献量(篇)
3941
总下载数(次)
3
总被引数(次)
41777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