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煤层气勘探开发实践表明,与煤层气地质条件、储层特征相适宜的钻井方式是有效提高单井产量的必要步骤.U型井作为煤层气开发的一种新型井型,其优点是能最大限度的沟通渗流通道,增大单井控制储量,依靠重力场作用实现排水采气.U型井在我国的施工井数相对较少,截至2013年底,在我国共施工80多口,分布范围主要集中在沁水盆地和鄂尔多斯盆地东缘,施工区目的煤层煤阶主要为中低-中高阶煤,单井最高日产气量在12000m3左右,大多数井日产气量在300~3000m3之间,整体产气效果差异较大,主要缘于U型井自身的工艺难度较高和对钻前地质研究程度重视不够.为保证U型井顺利施工,钻前需要对邻井基础资料进行收集、整理,掌握煤层变化规律,确定对比标志层,并预测目的层位垂深,选择最佳中靶位置.以DJ2井为例,重点分析井区构造特征、煤层展布和发育情况,以及煤层结构、煤体结构特征,将石盒子组骆驼脖子砂岩和山西组3号煤层作为标志层,依据生产井目的层的深度和地层倾角变化计算出中靶位置,同时分析了水平段调整点和调整幅度,评价结果有利于DJ2井的顺利施工.
推荐文章
基于长期边际成本的煤层气开发井型优选方法
煤层气
长期边际成本
开发井
井型优选
定向井
水平井
地面开发
决策准则
临界点
煤层气单井产量影响因素分析
煤成气
产量
渗透率
吸附
开采
技术
煤层气低产井低产原因及增产改造技术
煤层气
生产能力
增产
水力喷射
小井眼
侧钻
压裂(岩石)
新型煤层气水平井钻井工具
煤层气
煤层气水平井
近钻头测量
电磁短传
地质导向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地质研究在煤层气U型井中的应用及实例分析
来源期刊 中外能源 学科
关键词 U型井 储层伤害 远端对接 煤层结构 煤体结构
年,卷(期) 2015,(1) 所属期刊栏目 替代能源与新能源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33-36
页数 分类号
字数 语种 中文
DOI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郭广山 19 68 5.0 7.0
2 柳迎红 25 156 7.0 11.0
3 吕玉民 17 135 7.0 11.0
4 朱学申 9 64 4.0 8.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34)
共引文献  (94)
参考文献  (6)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1990(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3(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5(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97(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98(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99(4)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4)
2000(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1(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2(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3(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4(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5(4)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3)
2006(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7(5)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4)
2008(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9(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10(3)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2)
2011(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5(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U型井
储层伤害
远端对接
煤层结构
煤体结构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中外能源
月刊
1673-579X
11-5438/TK
16开
北京市东城区安定门外大街58号4层430房间 《中外能源》杂志社
1996
chi
出版文献量(篇)
3441
总下载数(次)
7
总被引数(次)
19708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