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目的 观察常用清热凉血药(生地、紫草、丹皮)煎剂对银屑病小鼠阴道上皮有丝分裂及尾部鳞片表皮颗粒层的影响及其量效关系,并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 采用灌胃雌激素刺激小鼠阴道上皮组织增生的方法制作银屑病小鼠动物模型,直接利用小鼠尾部鳞片模型,给予不同剂量(1.93、3.86、7.72 g/kg)的3种清热凉血药进行干预,14 d后计数小鼠阴道上皮有丝分裂指数和小鼠尾部颗粒层鳞片数.结果 与对照组相比,清热凉血药生地、紫草、丹皮的各剂量组对银屑病样表皮过度增殖均有不同程度的抑制作用(P<0.05);均能促进表皮颗粒层形成(P<0.05),但3味药之间的作用效果无明显差异,同一味中药不同浓度之间亦无明显量效关系.结论 清热凉血药生地、紫草、丹皮可能通过抑制上皮细胞有丝分裂和促进表皮颗粒层生成发挥治疗银屑病的作用.
推荐文章
土大黄不同提取物对银屑病小鼠模型的作用
土大黄
提取物
实验性银屑病
凉血消银颗粒剂对银屑病转基因小鼠模型miR-155/SOCS1轴的影响
银屑病
微RNAs
细胞因子信号转导抑制因子1
肿瘤坏死因子α
白细胞介素类
凉血消银颗粒剂
微小RNA-155
半柔性分子对接预测中药治疗银屑病的活性成分
分子对接
银屑病
中药
活性成分
作用机制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清热凉血中药对小鼠银屑病模型的干预机制
来源期刊 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 学科 医学
关键词 清热凉血中药 银屑病 小鼠 阴道上皮有丝分裂指数 尾部颗粒层鳞片数
年,卷(期) 2015,(2) 所属期刊栏目 中医药实验研究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111-114,后插4
页数 5页 分类号 R285.5
字数 2944字 语种 中文
DOI 10.3969/j.issn.1006-2157.2015.02.009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白彦萍 91 445 11.0 16.0
2 陈璐 北京中医药大学基础医学院 34 232 9.0 13.0
3 李锘 16 58 4.0 7.0
4 李梦琳 北京中医药大学基础医学院 8 26 2.0 5.0
5 杨皓瑜 北京中医药大学基础医学院 5 21 2.0 4.0
6 王金平 北京中医药大学基础医学院 8 19 2.0 4.0
7 孔原 1 16 1.0 1.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11)
共引文献  (30)
参考文献  (3)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16)
同被引文献  (72)
二级引证文献  (67)
1984(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86(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7(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3(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4(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5(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6(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7(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8(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9(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
2011(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5(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6(9)
  • 引证文献(8)
  • 二级引证文献(1)
2017(12)
  • 引证文献(4)
  • 二级引证文献(8)
2018(29)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27)
2019(22)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20)
2020(11)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1)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清热凉血中药
银屑病
小鼠
阴道上皮有丝分裂指数
尾部颗粒层鳞片数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
月刊
1006-2157
11-3574/R
大16开
北京北三环东路11号
82-414
1959
chi
出版文献量(篇)
4672
总下载数(次)
9
总被引数(次)
76979
  • 期刊分类
  • 期刊(年)
  • 期刊(期)
  • 期刊推荐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