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2012年7月至2013年1月,采用松弛涡度积累(Relaxed Eddy Accumulation)技术在我国浙江省亚热带竹林测量了挥发性有机物(BVOC)冠层尺度的排放通量,同步测量了气象参数、太阳辐射(总辐射、直接辐射、光合有效辐射PAR).利用PAR能量平衡原理,建立了冠层尺度异戊二烯和单萜烯排放的经验模式,经验模式对于日变化、季节变化有较好的模拟.采用不同方法对经验模式进行检验,一般而言,BVOC的模拟值高于测量值.经验模式与MEGANv2.1全球生物排放模式对BVOC排放有比较一致的模拟结果,标准状况下(温度t=30℃、PAR=1 500μmol·m2·s-1)排放因子较接近(异戊二烯分别为4.00和3.60 mg·m2·h-1,单萜烯分别为0.12和0.16 mg·m-2·h-1).经验模式的计算结果表明:竹林BVOC排放主要集中于夏季(7-9月)且以异戊二烯为主(占BVOC排放的87.3%~95.8%).利用经验模式计算了BVOC排放对各个因子(PAR、水汽、S/Q-散射因子,散射辐射/总辐射)变化的敏感性:当各个因子增加率大于40%时,异戊二烯对PAR的变化最敏感,其次是水汽因子,再次是S/Q;单萜烯对S/Q的变化最敏感,其次是水汽因子,再次是PAR;单萜烯比异戊二烯对S/Q的变化更敏感;异戊二烯和单萜烯对各因子变化的响应是非线性的.冠层尺度上BVOC的排放量与卫星测量的HCHO柱浓度(molec·cm-1)之间有良好的线性关系:异戊二烯排放量(mg·m-2·h-1) =3.93×10-16 HCHO-2.81,单萜烯排放量(mg·m-2·h-1)=1.24× 10-17 HCHO-0.05.对比我国不同生态系统实测的排放通量、排放因子,异戊二烯排放以亚热带竹林最高,其次为温带森林,草地最低;单萜烯排放以温带森林最高,亚热带竹林次之,草地最低.
推荐文章
亚热带森林植物挥发性有机物(BVOCs)排放通量与大气甲醛之间的关系
挥发性有机物
排放通量
光合有效辐射
经验模式
甲醛
挥发性有机物排放监测监管主要问题和对策探析
挥发性有机物
排放标准
监测
监管
环境质量改善
国内外挥发性有机物排放标准对比研究
挥发性有机物
排放标准
管控措施
危害属性
风险管理
石油化工行业挥发性有机物控制进展研究
挥发性有机物(VOCs)
石油化工
排放源
非甲烷总烃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亚热带竹林挥发性有机物排放的模拟
来源期刊 生态环境学报 学科 地球科学
关键词 挥发性有机物 排放通量 光合有效辐射 经验模式 排放因子
年,卷(期) 2015,(12) 所属期刊栏目 研究论文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1923-1937
页数 15页 分类号 Q945.79|X17
字数 15683字 语种 中文
DOI 10.16258/j.cnki.1674-5906.2015.12.001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白建辉 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研究所中层大气与全球环境探测重点实验室 43 508 14.0 21.0
2 余树全 34 366 10.0 18.0
3 王彬 6 32 4.0 5.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358)
共引文献  (200)
参考文献  (54)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9)
同被引文献  (51)
二级引证文献  (9)
1895(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75(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79(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80(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82(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83(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84(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86(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87(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88(5)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5)
1989(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90(7)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6)
1991(4)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4)
1992(9)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8)
1993(10)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9)
1994(30)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29)
1995(27)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26)
1996(13)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2)
1997(6)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6)
1998(19)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8)
1999(30)
  • 参考文献(5)
  • 二级参考文献(25)
2000(17)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6)
2001(2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2)
2002(28)
  • 参考文献(5)
  • 二级参考文献(23)
2003(27)
  • 参考文献(6)
  • 二级参考文献(21)
2004(25)
  • 参考文献(3)
  • 二级参考文献(22)
2005(27)
  • 参考文献(5)
  • 二级参考文献(22)
2006(10)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9)
2007(1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10)
2008(17)
  • 参考文献(3)
  • 二级参考文献(14)
2009(18)
  • 参考文献(4)
  • 二级参考文献(14)
2010(1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10)
2011(10)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8)
2012(5)
  • 参考文献(3)
  • 二级参考文献(2)
2013(4)
  • 参考文献(4)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4(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5(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8(7)
  • 引证文献(6)
  • 二级引证文献(1)
2019(11)
  • 引证文献(3)
  • 二级引证文献(8)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挥发性有机物
排放通量
光合有效辐射
经验模式
排放因子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生态环境学报
月刊
1674-5906
44-1661/X
大16开
广州市天河区天源路808号广东省生态环境与土壤研究所
46-272
1992
chi
出版文献量(篇)
6290
总下载数(次)
27
总被引数(次)
152357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