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对于那些误信了谣言的人.让他们改变自己的观点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有时候辟谣的努力还会带来相反的效果。 心理学家表示.在日常的沟通中.人们有一个“隐性的规范”.即默认对方跟你说的话是真诚的、重要的、清晰的,换句话说.“相信”是人类理解一件事情的必要前提。尽管人们可以对一个信念产生怀疑.但这需要较高程度的注意力、信息高度可疑.或是在接收信息时就存在高度不信任。
推荐文章
为什么婴幼儿爱问“为什么”
婴幼儿
问问题
成人回应
孩子的问题
认知发展
学习
王石为什么高调登珠峰?
王石
珠峰
喜马拉雅山
梦想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人们为什么宁愿相信谣言
来源期刊 基层政治工作研究 学科 社会科学
关键词 谣言 心理学家 注意力 不信任 信息
年,卷(期) 2015,(3) 所属期刊栏目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70-70
页数 1页 分类号 G206
字数 语种
DOI
五维指标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参考文献  (0)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2015(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谣言
心理学家
注意力
不信任
信息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基层政治工作研究
月刊
43-1329/D
湖南省长沙市福元中路1号
42-186
出版文献量(篇)
12318
总下载数(次)
111
总被引数(次)
0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