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为有效防治鄱阳湖流域农业面源污染,科学构建修复面源污染的灌排湿地系统,采用农田排水试验,并通过理论分析,研究了不同控制水深的塘堰湿地对农田排水面源污染物氮磷的净化效果;同时根据多年灌溉试验资料和气象资料分析农田排水量,计算了防治面源污染效果较佳的稻田湿地面积比.结果表明,湿地植被为莲藕的塘堰,水深20 cm对氮、磷的去除效果波动较大,水深40 cm去除效果较佳,水深60 cm去除效果较慢;莲藕开花期对氮、磷的去除效果最好;排水频率为50%、75%和90%时,其稻田与湿地面积比分别为46.1:1、22.3:1和12.6:1;农田排水进入湿地后停留时间以3~4 d为宜.根据鄱阳湖流域沟塘湿地和耕地现状,从净化效果和经济性综合角度出发,鄱阳湖流域稻田与湿地面积比以22.3:1~46:1为宜.
推荐文章
鄱阳湖流域重金属污染对湖区湿地生态功能的影响及防治对策
鄱阳湖
重金属污染
生态影响
防治对策
鄱阳湖流域主要河道入湖污染物通量研究
水质
水量
入湖通量
污染物负荷比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鄱阳湖流域防治面源污染的稻田湿地面积比分析
来源期刊 灌溉排水学报 学科 农学
关键词 面积比 稻田 湿地 鄱阳湖流域
年,卷(期) 2015,(10) 所属期刊栏目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69-72
页数 分类号 S27
字数 语种 中文
DOI 10.13522/j.cnki.ggps.2015.10.015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刘方平 44 173 8.0 10.0
2 邓海龙 16 20 2.0 3.0
3 才硕 22 62 5.0 6.0
4 时红 13 43 3.0 6.0
5 谢文韬 5 17 3.0 4.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9)
共引文献  (519)
参考文献  (3)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3)
同被引文献  (24)
二级引证文献  (7)
1989(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8(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9(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2(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5(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9(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10(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11(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
2015(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7(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8(2)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9(5)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5)
2020(2)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2)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面积比
稻田
湿地
鄱阳湖流域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灌溉排水学报
月刊
1672-3317
41-1337/S
大16开
河南省新乡市宏力大道东380号
36-69
1982
chi
出版文献量(篇)
3985
总下载数(次)
5
总被引数(次)
45177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