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背景:通过动脉粥样硬化动物模型深入了解动脉粥样硬化发病机制和发生发展过程,对动脉粥样硬化的临床诊断和防治都具有重大意义。目的:归纳和总结动脉粥样硬化建模方法及研究思路,揭示动脉粥样硬化动物模型建立的现状和进展,比较各种建模方法的优缺点,为临床研究提供借鉴意义。方法:应用计算机检索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维普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万方中文数据库和PubMed数据库,检索时间为1990年1月至2014年12月,以“动物模型;动脉粥样硬化”和“animal model;atherosclerosis;progression”为检索词,语言分别设定为中文和英文。按纳入和排除标准对文献进行筛选。分别以动脉粥样硬化建模方法、方法的改进以及各自方法的优缺点等几方面出发进行归纳和总结。结果与结论:共收集137篇相关文献,排除发表时间较早、重复及类似研究的文献93篇,共纳入44篇符合标准的文献。结果表明,高脂饲料喂养法建立的模型以脂质沉积为主要特征,操作性强,也较常被采用,但其造模时间较长,且形成的斑块位置不固定,从而人们在此基础上进行改进,免疫法、神经及机械损伤法、血流动力改变法、基因工程法等建立动脉粥样硬化动物模型的方法应运而生,这些方法都能加速模型的建立,也各有优缺点,它们与人类自发型的动脉粥样硬化存在一定差异,在研究动脉粥样硬化并发症时,部分结扎颈动脉法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球囊损伤法形成的斑块位置确切,便于研究者实施各种干预措施后观察斑块的变化;免疫法建立的模型可为研究疫苗预防动脉粥样硬化提供线索,因此人们可根据自己的需要选择比较合适的造模方法。
推荐文章
动脉粥样硬化动物模型研究现状
动脉粥样硬化
动物模型
研究现状
动脉粥样硬化动物模型制作方法的介绍
动脉粥样硬化
模型,动物
外周动脉粥样硬化中大型动物模型制备方法
动脉粥样硬化
动物模型
小型猪
高脂饮食
机械损伤
动脉粥样硬化动物模型大脑中动脉的力学特性
动脉粥样硬化
大脑中动脉
力学特性
应力松弛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动脉粥样硬化动物模型构建的方法与现状
来源期刊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 学科 医学
关键词 实验动物 心肺及血管损伤动物模型 动脉粥样硬化 动物模型 建模方法 粥样斑块 高脂喂养 炎症免疫 球囊损伤 转基因小鼠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年,卷(期) 2015,(27) 所属期刊栏目 综述与专论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4423-4428
页数 6页 分类号 R318
字数 8949字 语种 中文
DOI 10.3969/j.issn.2095-4344.2015.27.029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周燕 广西医科大学药学院 54 307 9.0 15.0
2 黄建华 广西医科大学药学院 7 68 3.0 7.0
3 黄爱良 广西医科大学药学院 2 32 2.0 2.0
4 黄荣志 广西医科大学药学院 1 30 1.0 1.0
5 黄小倩 广西医科大学药学院 1 30 1.0 1.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267)
共引文献  (199)
参考文献  (41)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30)
同被引文献  (123)
二级引证文献  (22)
1900(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48(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69(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84(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85(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87(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88(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89(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1(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1992(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93(4)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4)
1994(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1995(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1996(5)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5)
1997(7)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7)
1998(8)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8)
1999(1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0)
2000(1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3)
2001(2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2)
2002(8)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8)
2003(16)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5)
2004(1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3)
2005(17)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6)
2006(15)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4)
2007(2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2)
2008(26)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6)
2009(27)
  • 参考文献(6)
  • 二级参考文献(21)
2010(21)
  • 参考文献(4)
  • 二级参考文献(17)
2011(20)
  • 参考文献(5)
  • 二级参考文献(15)
2012(8)
  • 参考文献(4)
  • 二级参考文献(4)
2013(17)
  • 参考文献(12)
  • 二级参考文献(5)
2014(7)
  • 参考文献(6)
  • 二级参考文献(1)
2015(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5(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6(5)
  • 引证文献(5)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7(15)
  • 引证文献(11)
  • 二级引证文献(4)
2018(11)
  • 引证文献(6)
  • 二级引证文献(5)
2019(15)
  • 引证文献(5)
  • 二级引证文献(10)
2020(6)
  • 引证文献(3)
  • 二级引证文献(3)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实验动物
心肺及血管损伤动物模型
动脉粥样硬化
动物模型
建模方法
粥样斑块
高脂喂养
炎症免疫
球囊损伤
转基因小鼠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
旬刊
2095-4344
21-1581/R
大16开
沈阳浑南新区10002信箱
8-584
1997
chi
出版文献量(篇)
55677
总下载数(次)
80
总被引数(次)
337465
  • 期刊分类
  • 期刊(年)
  • 期刊(期)
  • 期刊推荐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15年第9期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15年第8期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15年第7期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15年第6期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15年第53期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15年第52期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15年第51期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15年第50期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15年第5期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15年第49期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15年第48期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15年第47期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15年第46期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15年第45期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15年第44期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15年第43期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15年第42期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15年第41期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15年第40期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15年第4期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15年第39期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15年第38期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15年第37期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15年第36期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15年第35期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15年第34期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15年第33期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15年第32期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15年第31期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15年第30期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15年第3期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15年第29期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15年第28期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15年第27期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15年第26期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15年第25期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15年第24期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15年第23期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15年第22期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15年第21期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15年第20期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15年第2期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15年第19期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15年第18期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15年第17期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15年第16期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15年第15期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15年第14期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15年第13期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15年第12期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15年第11期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15年第10期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15年第1期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