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以中熟晚粳宁81为材料,对机插、抛秧和手插3种栽培方式水稻的产量、干物质积累、茎蘖动态、成穗规律等进行比较研究。结果表明,3种栽培方式稻谷产量表现为手插>抛秧>机插,与机插相比,手插和抛秧分别增产4.25%和2.00%;在茎蘖利用上,抛秧方式的苗峰较高但成穗率低,手插和机插成穗率较高,均大于70%,机插和抛秧以利用主茎第4~7叶位上的分蘖穗为主,而手插主茎第6~8叶位上的分蘖穗对产量的贡献更大;在物质生产上,前期抛秧物质积累量较多,至拔节期干物质量抛秧>手插>机插,拔节至抽穗期,手插方式的干物质积累量显著超过抛秧,抽穗至成熟期干物质积累量机插略高于抛秧和手插。
推荐文章
不同栽培方式对连作晚稻生育特性和产量的影响
连作晚稻
宁88
栽培方式
生育特性
产量
不同栽培方式对水稻产量和物质生产特征影响
栽培方式
水稻
产量
物质生产
不同栽培方式对连作花生生理特性、产量及品质的影响
连作花生
栽培方式
生理特性
产量
不同生态条件下栽培方式对水稻干物质生产和产量的影响
生态条件
栽培方式
水稻
干物质生产
产量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不同栽培方式对连作晚稻产量和物质生产特征的影响
来源期刊 中国稻米 学科 农学
关键词 栽培方式 连作晚稻 产量 物质生产
年,卷(期) 2015,(6) 所属期刊栏目 品种与技术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62-65
页数 4页 分类号 S511.048
字数 3917字 语种 中文
DOI 10.3969/j.issn.1006-8082.2015.06.013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陈少杰 15 25 3.0 4.0
2 陆惠斌 6 14 2.0 3.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117)
共引文献  (380)
参考文献  (7)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1)
同被引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1986(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1(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3(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4(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95(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6(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7(5)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5)
1998(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9(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2000(6)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6)
2001(7)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7)
2002(4)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4)
2003(4)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4)
2004(8)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7)
2005(8)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8)
2006(14)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4)
2007(5)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5)
2008(9)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8)
2009(8)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7)
2010(1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2)
2011(1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1)
2012(6)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5)
2013(4)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3)
2014(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5(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6(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栽培方式
连作晚稻
产量
物质生产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中国稻米
双月刊
1006-8082
33-1201/S
大16开
杭州市体育场路359号
32-31
1994
chi
出版文献量(篇)
4115
总下载数(次)
6
总被引数(次)
20129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