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目的】研究栽培鸡血藤藤茎中次生代谢产物在不同生长期的动态积累变化趋势,为其采收期的合理制定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参照《中国药典》(2010年版一部)附录XA测定醇溶性浸出物的含量;采用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总黄酮的含量,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同时测定原儿茶酸、儿茶素及表儿茶素的含量。【结果】鸡血藤藤茎中醇溶性浸出物、总黄酮及指标性成分原儿茶酸、儿茶素和表儿茶素的含量均随着生长年限的增加呈递增的趋势;而1年中不同月份样品的醇溶性浸出物、总黄酮、表儿茶素的含量变化均呈抛物线状,7~9月含量达到峰值;儿茶素的含量则一直呈上升状态;7~9月采收的4~6年生鸡血藤样品中醇溶性浸出物已达到现行版《中国药典》的要求。【结论】初步建议栽培鸡血藤藤茎以7年生以上采收为宜,其最佳采收年限与采收月份有待进一步研究确定。
推荐文章
植物次生代谢产物及影响其积累的因素研究综述
植物次生代谢产物
地理种源
植株部位
生长期
环境因子
濒危植物夏蜡梅叶片次生代谢产物含量的动态分析
夏蜡梅
次生代谢产物
含量
动态
七子花叶片次生代谢产物含量的动态分析
七子花
次生代谢产物
含量
动态
毛状根生产次生代谢产物的研究进展
发根农杆菌
毛状根
次生代谢产物
物理化学因素
生物反应器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栽培鸡血藤藤茎次生代谢产物的动态积累变化研究
来源期刊 广州中医药大学学报 学科 医学
关键词 栽培鸡血藤/化学 总黄酮/分析 原儿茶酸/分析 儿茶素/分析 表儿茶素/分析 动态变化 分光光度法, 紫外 色谱法, 高压液相
年,卷(期) 2015,(3) 所属期刊栏目 中药质量控制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485-488
页数 4页 分类号 R282.2
字数 2631字 语种 中文
DOI 10.13359/j.cnki.gzxbtcm.2015.03.023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刘军民 广州中医药大学中药学院 53 649 15.0 23.0
2 翟明 嘉应学院医学院 21 31 3.0 5.0
3 安冉 新疆农业科学院农业质量标准与检测技术研究所 6 26 3.0 5.0
4 孙林霞 广州中医药大学中药学院 5 7 2.0 2.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74)
共引文献  (180)
参考文献  (10)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3)
同被引文献  (7)
二级引证文献  (0)
1989(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3(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7(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8(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2000(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1(5)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5)
2002(7)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7)
2003(1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0)
2004(8)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8)
2005(6)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4)
2006(6)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5)
2007(9)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9)
2008(5)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5)
2009(1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10)
2011(7)
  • 参考文献(3)
  • 二级参考文献(4)
2012(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5(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7(3)
  • 引证文献(3)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栽培鸡血藤/化学
总黄酮/分析
原儿茶酸/分析
儿茶素/分析
表儿茶素/分析
动态变化
分光光度法, 紫外
色谱法, 高压液相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广州中医药大学学报
月刊
1007-3213
44-1425/R
大16开
广东省广州市番禺区广州大学城外环东路232号,广州中医药大学办公楼629室
46-275
1984
chi
出版文献量(篇)
3941
总下载数(次)
3
总被引数(次)
41777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