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目的:探讨ERG基因重排在前列腺癌中的发生率及特征。方法收集前列腺癌连续穿刺标本242例,均为6~14针,左、右侧不同部位分瓶送检,年龄58~91岁,PSA水平5~5000 ng/ml,免疫组化法检测ERG蛋白表达,荧光原位杂交( fluores-cent in situ hybridization, FISH)技术检测ERG基因重排。结果免疫组化法检测42例前列腺癌中ERG蛋白阳性,阳性率为17.4%,阳性病例FISH检测均见基因重排现象,其中19例为缺失型信号,23例为分离型信号;阴性者均未见基因重排现象。5例同时存在ERG阳性与阴性腺癌病灶。周围良性腺体未见ERG蛋白表达和基因重排现象。阳性病例中,Gleason评分6者12例,Gleason评分7者23例,Gleason评分8或以上者7例。 PSA水平<100 ng/ml组ERG阳性率为19.6%,PSA水平>100 ng/ml组ERG阳性率为10%。肿瘤临床分期T3或以内组ERG阳性率为17.2%,T4组及有盆腔淋巴结转移或有远处转移组阳性率为19%。χ2检验显示ERG基因重排与低Gleason评分腺癌相关,与PSA水平、临床分期、疾病进展无相关性。结论免疫组化是检测ERG基因重排、前列腺癌诊断的重要辅助指标。前列腺癌多灶现象常见。 ERG基因重排与临床预后无明显相关性。
推荐文章
前列腺癌ERG基因重排与蛋白表达及其与预后的关系
前列腺癌
ERG
基因重排
蛋白表达
预后
反复前列腺穿刺活检阴性的转移性前列腺癌1例并相关文献复习
前列腺肿瘤
肿瘤转移
活组织检查,针吸
影像引导活检
TRUS13点前列腺穿刺活检术诊断前列腺癌
前列腺
前列腺肿瘤
活检
利用前列腺穿刺活检结果预测前列腺癌包膜外侵犯和精囊浸润
前列腺肿瘤/外科学
活组织检查,针吸
前列腺特异抗原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穿刺活检前列腺癌ERG基因重排分析
来源期刊 临床与实验病理学杂志 学科 医学
关键词 前列腺肿瘤 ERG基因 免疫组织化学 荧光原位杂交 预后
年,卷(期) 2015,(10) 所属期刊栏目 论著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1110-1114
页数 5页 分类号 R737.25
字数 4027字 语种 中文
DOI 10.13315/j.cnki.cjcep.2015.10.008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陈燕 复旦大学附属华东医院病理科 52 413 10.0 19.0
2 肖立 复旦大学附属华东医院病理科 42 229 9.0 13.0
3 余波 复旦大学附属华东医院病理科 58 210 8.0 12.0
4 殷于磊 复旦大学附属华东医院病理科 33 125 6.0 9.0
5 卢晨 复旦大学附属华东医院病理科 18 86 5.0 9.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14)
共引文献  (4)
参考文献  (24)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1)
同被引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2005(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6(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7(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2008(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2009(5)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4)
2010(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1(6)
  • 参考文献(5)
  • 二级参考文献(1)
2012(7)
  • 参考文献(7)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3(3)
  • 参考文献(3)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4(6)
  • 参考文献(6)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5(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6(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前列腺肿瘤
ERG基因
免疫组织化学
荧光原位杂交
预后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临床与实验病理学杂志
月刊
1001-7399
34-1073/R
大16开
合肥市梅山路安徽医科大学内
26-54
1985
chi
出版文献量(篇)
8133
总下载数(次)
26
总被引数(次)
36001
  • 期刊分类
  • 期刊(年)
  • 期刊(期)
  • 期刊推荐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