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寻找新的含气层系尤其是浅层气是缓解辽河油田天然气产量递减的有效途径.兴隆台油气田浅层气埋深1000~1600m,构造上处于西部凹陷兴隆台断裂背斜构造带,气源以沙三段烃源岩为主,东营组浅层气所在部位R0在0.8%~1.3%之间,处于大量生油阶段,南部凹陷中心部位烃源岩主要处于高过成熟的生轻质油和湿气阶段,部分到干气阶段.该油田不同方向都有成熟-高过成熟烃源岩的分布,气源条件优越.该油气田东西向断层发育,在断裂活动期,断层主要起运移通道的作用;在静止期,对天然气也起一定的运移通道作用,仅具相对封堵性,对石油则以封堵作用为主.兴隆台浅层气成藏受多种因素控制,古隆起是该油气田形成的宏观地质背景,对于东营组气层来说,主要是在宏观控制因素下的微观控制因素:位于构造高部位,砂层与不同规模的断层沟通,单砂层厚度不能太大.
推荐文章
东濮凹陷凝析气成藏主控因素与成藏模式
东濮凹陷
凝析气
主控因素
成藏模式
安达凹陷中浅层油气成藏主控因素研究
超压
烃源岩
成藏主控因素
安达凹陷
松辽盆地
油源断裂
泌阳凹陷浅层油气成藏主控因素及模式
泌阳凹陷
构造反转
成藏模式
差异富集
成藏规律
马来盆地油气成藏条件及主控因素分析
马来盆地
构造反转
成藏组合
主控因素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兴隆台浅层气成藏机理及主控因素研究
来源期刊 中外能源 学科
关键词 兴隆台 浅层气 成藏机理 主控因素
年,卷(期) 2015,(7) 所属期刊栏目 油气勘探与开发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43-49
页数 分类号
字数 语种 中文
DOI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史东坡 2 0 0.0 0.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66)
共引文献  (52)
参考文献  (5)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1974(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80(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81(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82(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83(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1986(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88(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1(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92(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1993(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94(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1995(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6(5)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4)
1997(10)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9)
1998(6)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6)
1999(4)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4)
2000(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1(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2(6)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6)
2003(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2004(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2005(6)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5)
2006(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7(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5(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兴隆台
浅层气
成藏机理
主控因素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中外能源
月刊
1673-579X
11-5438/TK
16开
北京市东城区安定门外大街58号4层430房间 《中外能源》杂志社
1996
chi
出版文献量(篇)
3441
总下载数(次)
7
总被引数(次)
19708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