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服务方: 东北林业大学学报       
摘要:
通过对大花水桠木、红瑞木、山杏、桃叶卫矛树冠东、南、西、北4个方位以及表层、外层、中层和内层4个部位的单位叶面积增湿、降温量和树冠微环境变化的研究,探讨园林树木增湿降温生态功能评价的合理取样部位以及增湿、降温量与树冠微环境的关系。结果表明:4个树种树冠不同方位(部位)单位叶面积增湿、降温量由大到小均呈现为南侧(表层)、东侧(外层)、西侧(中层)、北侧(内层),树冠西侧和外层与增湿、降温量的平均值接近。树冠内微环境呈现为空气CO2摩尔分数在树冠内的变化不明显;细胞间隙CO2摩尔分数和空气相对湿度南侧→东侧→西侧→北侧及表层至内层呈逐渐升高的趋势,蒸腾速率、气孔导度、空气温度、叶面温度和风速呈下降的趋势;树冠西侧和外层的微环境与树冠内的平均值更接近。蒸腾速率、气孔导度和风速与增湿、降温量呈极显著的正相关,细胞间隙CO2摩尔分数和空气相对湿度与增湿、降温量之间分别呈显著和极显著的负相关,空气CO2摩尔分数、空气温度和叶面温度与增湿、降温量之间的相关性不明显。
推荐文章
园林树木增湿降温生态功能评价方法
园林树木
增湿降温
评价方法
高温季节微喷灌技术应用于移植大树树冠养护的试验研究
大树移植
微喷灌技术
树冠
高温季节
哈尔滨城市森林遮荫和降温增湿效应差异及其影响因素
城市林型
遮荫效应
降温效应
增湿效应
微气候调节功能
沈阳市常见园林植物降温增湿能力分析
沈阳
园林植物
降温增湿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4种园林树木树冠微环境与增湿降温的关系
来源期刊 东北林业大学学报 学科
关键词 园林树木 树冠微环境 增湿降温
年,卷(期) 2015,(3) 所属期刊栏目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43-47,78
页数 6页 分类号 S718.43
字数 语种 中文
DOI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郭太君 61 433 10.0 16.0
2 孙晓刚 36 108 7.0 9.0
3 刘瑞文 3 6 2.0 2.0
4 林萌 5 41 3.0 5.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74)
共引文献  (289)
参考文献  (14)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2)
同被引文献  (9)
二级引证文献  (4)
1982(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0(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1993(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4(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7(5)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5)
1998(1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1)
1999(5)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4)
2000(3)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2(7)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5)
2003(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2004(6)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5)
2005(5)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5)
2006(4)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4)
2007(9)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9)
2008(4)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4)
2009(10)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8)
2010(4)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3)
2012(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3(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5(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7(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8(3)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2)
2019(1)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
2020(1)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园林树木
树冠微环境
增湿降温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东北林业大学学报
月刊
1000-5382
23-1268/S
大16开
1957-01-01
chi
出版文献量(篇)
7235
总下载数(次)
0
总被引数(次)
68015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