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2014年7月,IASB发布了IFRS9,推出了金融工具减值的预期损失模型.与现行的已发生损失模型相比,预期损失模型采用概率加权的计算方法,大幅度提前了减值损失的确认时点.但该模型与传统的会计理论和原则相悖,动摇了会计的边界,在提升操作成本的同时,还加大了管理层的利润和资本操纵空间.本文在对比两种减值模型账务处理和设计理念的基础上,对我国准则的国际趋同提出了建议.本文认为,一般行业和金融行业应采取不同的准则趋同策略:一般行业应尽量简化账务处理;而金融行业则需执行完整的预期损失模型,但将其置于单独的监管用财务报表之上会更为合适.
推荐文章
商业银行金融工具减值模型的理论探讨
商业银行
金融工具减值
模型
衍生金融工具风险问题研究
衍生金融工具
风险
预期损失模型的理论和应用分析
预期损失模型
理论
应用分析
再论衍生金融工具的特点
衍生金融工具
现代企业
会计
特点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金融工具减值:从已发生损失模型到预期损失模型
来源期刊 中国注册会计师 学科
关键词 预期损失模型 已发生损失模型 金融工具减值
年,卷(期) 2015,(7) 所属期刊栏目 会计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103-108
页数 6页 分类号
字数 7995字 语种 中文
DOI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张姗姗 中国人民大学商学院 15 256 6.0 15.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参考文献  (0)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7)
同被引文献  (7)
二级引证文献  (4)
2015(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6(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7(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8(2)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9(5)
  • 引证文献(3)
  • 二级引证文献(2)
2020(2)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2)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预期损失模型
已发生损失模型
金融工具减值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中国注册会计师
月刊
1009-6345
11-4552/F
大16开
北京市海淀区西四环中路16号院2号楼中国注册会计师协会
1989
chi
出版文献量(篇)
8423
总下载数(次)
5
总被引数(次)
24060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