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1689年,中俄签订尼布楚条约,明确规定中俄两国以额尔古纳河为界。清朝末年,位于呼伦贝尔大草原边缘的额尔古纳河两岸,采金业悄然兴起。横贯东北北部的中东铁路开工。随着招募大量内地民工,河北、山东的逃荒者纷至沓来。生活在这里的还有采金、放牧的俄国人和十月革命后逃亡的自俄贵族。远在他乡的青年人与俄罗斯姑娘日久生情、相爱结合,繁衍出一个个华俄后裔的特殊家庭。中西合璧的生活传统至今不曾改变。
推荐文章
新疆种公牛后裔测定浅谈
种公牛
后裔测定
方法
额尔古纳湿地资源及其保护利用
额尔古纳河
湿地保护
科学研究
生态旅游
古代苏禄东王的后裔考
苏禄东王
后裔
回族
德州
北营
捞刀河畔乡村景观动态变化特征
乡村景观
景观格局
景观动态变化模型
捞刀河畔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额尔古纳河畔的华俄后裔
来源期刊 汽车自驾游 学科 政治法律
关键词 额尔古纳 华俄后裔 中俄两国 十月革命后 清朝末年 呼伦贝尔 中东铁路 特殊家庭
年,卷(期) 2015,(8) 所属期刊栏目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94-101
页数 8页 分类号 D632.4
字数 语种
DOI
五维指标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参考文献  (0)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2015(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额尔古纳
华俄后裔
中俄两国
十月革命后
清朝末年
呼伦贝尔
中东铁路
特殊家庭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汽车自驾游
月刊
2095-0489
61-1480/G0
曲江新区曲江文化创意大厦11103
52-166
出版文献量(篇)
4757
总下载数(次)
5
总被引数(次)
0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