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针对荆江河段内河道形态和河床组成空间差异性均较大的沙卵石~沙质河床过渡河段,采用三峡水库蓄水以来的实测水沙、地形资料,分析了沿程不同区间内河道调整特性,探讨了不同河床调整方式对枯水位降落的影响,结果表明:沙卵石~沙质河床过渡特性在河床调整方式上也有所体现,昌门溪以上河床冲刷以侧蚀为主要方式,放宽段侧蚀程度大于束窄段,枯水河槽断面趋于宽浅化;昌门溪以下河床冲刷以深蚀为主要方式,各水位下河槽断面均趋于窄深化,变形方式的差异是不同区间内主流摆幅和河床抗冲性综合作用的结果.侧蚀冲刷引起的不同流量下枯水位降幅不均匀程度大于深蚀冲刷.以昌门溪为界,针对不同变形方式,防护措施应有所区别.
推荐文章
近期黄河下游河床调整过程及特点
小浪底水库
黄河下游
河床调整
断面形态
平滩流量
河床稳定性
荒漠绿洲过渡带沙拐枣种群结构及动态特征
沙拐枣
种群结构
静态生命表
存活曲线
时间序列预测
周期注水对过渡带压力系统调整的影响
周期注水
压力
间注方式
三峡工程运用对近期荆江段平滩河槽形态调整的影响
荆江段
河槽调整
平滩河槽形态
三峡工程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近期荆江沙卵石~沙质河床过渡带断面调整特性及影响
来源期刊 水力发电学报 学科 工学
关键词 河流泥沙工程学 三峡水库 沙卵石~沙质河床 河床冲刷 断面调整
年,卷(期) 2015,(4) 所属期刊栏目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91-97,110
页数 分类号 TV147
字数 语种 中文
DOI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孙昭华 武汉大学水资源与水电工程科学国家重点实验室 83 812 16.0 24.0
2 韩剑桥 武汉大学水资源与水电工程科学国家重点实验室 16 139 7.0 11.0
3 黄颖 10 49 4.0 6.0
4 曹绮欣 3 7 2.0 2.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47)
共引文献  (90)
参考文献  (11)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3)
同被引文献  (32)
二级引证文献  (3)
1982(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84(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87(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89(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5(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6(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97(5)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5)
1998(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9(6)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5)
2000(4)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3)
2001(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2(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3(4)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4)
2005(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6(5)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5)
2007(4)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3)
2008(10)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9)
2009(3)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2)
2011(4)
  • 参考文献(4)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2(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5(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8(2)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9(3)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2)
2020(1)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河流泥沙工程学
三峡水库
沙卵石~沙质河床
河床冲刷
断面调整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水力发电学报
月刊
1003-1243
11-2241/TV
小16开
中国北京清华大学水电工程系
1982
chi
出版文献量(篇)
3865
总下载数(次)
7
总被引数(次)
47197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