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公众参与是城乡规划走向新常态过程中需要关注的重点课题,尤其是历史村落这样由乡土社会网络长期支持的自治生活聚落.从文化形态来看,历史村落是我国漫长农耕时代文明的重要载体,是民族文化识别的重要标本.每一个村落所承载的物质与非物质文化遗产,都是在不同地理与气候环境、资源条件、不同民族和文化信仰的综合作用下,所形成的独特文化形态.历史村落在文化形态以及传统社会组织的延续等方面具有很多突出特色,并形成了长期稳定的内在网络与基础.在对历史村落的规划实践中,要认识并尊重到这种特色与其内在基础,积极在其社会网络基础上,通过引导发挥村民参与自身实践在乡村规划中的作用.
推荐文章
参与式综合社区规划途径下的历史文化村落保护模式
历史文化村落
社区规划
社区参与
桂峰村
美国国有林经营规划公众参与现状及启示
国有林
森林经营规划
公众参与
法律法规
美国
农业规划环境影响评价中公众参与研究
农业规划
环境影响评价
公众参与
公众参与城市规划评价体系初探
公众参与
城市规划
评价体系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历史村落保护的公众参与及规划的角色
来源期刊 北京规划建设 学科
关键词
年,卷(期) 2015,(6) 所属期刊栏目 话题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62-66
页数 5页 分类号
字数 语种 中文
DOI
五维指标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29)
参考文献  (2)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2011(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4(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5(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北京规划建设
双月刊
1003-627X
11-2882/TU
大16开
北京市
1987
chi
出版文献量(篇)
4262
总下载数(次)
12
总被引数(次)
11726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