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本研究以工业级四氯化钛为钛源,首次采用两步反应法,该新方法将第一步引发反应与第二步水热合成相结合进行纳米TiO2的合成,改进了常用工业级水热合成方法不能有效控制纳米TiO2粒径的缺点.所采用的原料为工业常用原料,操作简单,过程易控,该方法适合工业放大.经XRD和SEM表征,可知所制备的TiO2为锐钛矿型;粒径为20 nm,且粒径均匀;经TEM表征可知,颗粒间具有一定的分离空间,具有较好的单分散度,可满足工业技术需求.
推荐文章
水热合成纳米二氧化钛及其光催化性能研究
水热合成
纳米TiO2粉体
HCl介质
光催化
水热合成二氧化钛纳米颗粒及光致发光性能研究
二氧化钛纳米颗粒
介孔结构
水热合成
以硫酸氧钛为原料制备纳米二氧化钛
纳米二氧化钛
硫酸氧钛
偏钛酸
纳米二氧化钛薄膜制备方法研究进展
纳米二氧化钛
薄膜
载体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水热合成纳米二氧化钛的工业制备研究
来源期刊 计算机与应用化学 学科 化学
关键词 四氯化钛 水热法 单分散 纳米二氧化钛 工业
年,卷(期) 2015,(7) 所属期刊栏目 研究论文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827-829
页数 3页 分类号 TQ015.9|TP391.9|O6-39
字数 2463字 语种 中文
DOI 10.11719/com.app.chem20150713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王剑峰 郑州大学化工与能源学院 24 27 3.0 4.0
2 张亚非 郑州大学化工与能源学院 12 16 3.0 3.0
3 黄晓冬 郑州大学化工与能源学院 2 4 1.0 2.0
4 郭国伟 郑州大学化工与能源学院 3 4 1.0 2.0
5 刘浩东 郑州大学化工与能源学院 3 4 1.0 2.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131)
共引文献  (37)
参考文献  (8)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3)
同被引文献  (12)
二级引证文献  (2)
1987(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1(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3(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5(6)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6)
1996(4)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4)
1997(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8(4)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4)
1999(9)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9)
2000(7)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6)
2001(1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1)
2002(14)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4)
2003(15)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5)
2004(1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0)
2005(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6(8)
  • 参考文献(3)
  • 二级参考文献(5)
2007(6)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5)
2008(8)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8)
2009(7)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7)
2010(10)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9)
2011(7)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7)
2012(6)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5)
2014(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5(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8(2)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9(2)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2)
2020(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四氯化钛
水热法
单分散
纳米二氧化钛
工业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计算机与应用化学
双月刊
1001-4160
11-3763/TP
大16开
北京中关村北二街2条1号
82-500
1984
chi
出版文献量(篇)
5704
总下载数(次)
10
总被引数(次)
27612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