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目的 探讨对原发性高血压(高血压)伴心功能不全患者采用比索洛尔治疗的临床疗效,并观察其临床治疗的安全性.方法 将蕉岭县人民医院在2014年1月至2015年2月期间收治的126例高血压伴心功能不全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均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63例.所有患者入组后均给予基础治疗,观察组在基础治疗基础上加用比索洛尔5 mg/d,均连续治疗3个月.比较治疗前、后两组患者血压(舒张压、收缩压)、心率变化情况,心功能分级变化情况,心功能指标[左心室质量指数(left ventricular mass index,LVMI)、室间隔厚度(interventricular septal thickness,IVS)、左心室后壁厚度(left ventricular posterior wall thickness,LVWP)、左心室舒张末期容量(left ventricular end-diastolic volume,LVEDV)、左心室收缩末期容量(left ventricular end-systolic volume,LVESV)、射血分数(ejection fraction,EF)、舒张功能指标(E/A)]变化情况,脑钠肽(brain natriuretic peptide,BNP)、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VEGF)和高敏C-反应蛋白(high-sensitivity C-reactive protein,hs-CRP)浓度,并对患者的肝、肾功能和血液生化指标进行检查.结果 与治疗前比较,两组治疗后舒张压、收缩压和心率均显著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治疗前相比,除纽约心脏协会心功能Ⅳ级患者外,两组患者心功能分级均显著改善,观察组改善效果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治疗前相比,两组患者心功能指标均显著改善,且治疗后观察组LVMI、LVEDV、LVESV、EF和E/A指标均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治疗前相比,两组患者BNP、VEGF和hs-CRP浓度均显著降低,且治疗后观察组BNP浓度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前、后的肝和肾功能、血液生化指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且均处于正常范围.结论 比索洛尔用于临床上治疗高血压伴心功能不全患者的效果理想,对患者血压和心功能状况的改善具有积极作用,且无肝、肾和血液损伤,具有较好的安全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