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提出将纳米颗粒分散于导热油基液形成一种具有强的光吸收性能的纳米流体,能够直接在无吸收涂层的透明真空管内吸收太阳能进行光热转换,用于太阳能中温集热。首先探讨了导热油-CuO 纳米流体稳定性的影响因素,获得了制备过程中最佳的改性油酸量为2.3 mL/1g CuO。在室外聚光工况下,实验测试了导热油-CuO 纳米流体在无涂层的透明真空管内直接吸收式中温集热特性,并与镀膜真空管集热性能进行了试验对比。结果显示,在150℃以下集热工况,纳米流体在该透明集热管的集热效率要高于传统吸收镀膜集热管,验证了该新型中温集热方法的可行性。
推荐文章
添加不同纳米颗粒的导热油直接吸收集热实验性能
太阳能集热
纳米流体
导热油
集热效率
聚光太阳能集热场先进技术综述
聚光太阳能热发电
太阳能集热场
辐照能流分布
传热流体工质
纳米颗粒
微通道太阳能平板集热器的集热性能试验
太阳能平板集热器
微通道
集热效率
热损失
能效比
线聚光太阳能集热器发展综述
槽式太阳能集热器
线性菲涅尔反射器
综述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太阳能集热用导热油纳米流体的稳定性及中温集热特性
来源期刊 流体机械 学科 工学
关键词 纳米流体 太阳能集热 直接吸收式集热 稳定性 集热效率
年,卷(期) 2015,(4) 所属期刊栏目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57-60,32
页数 5页 分类号 TH12
字数 2999字 语种 中文
DOI 10.3969/j.issn.1005-0329.2015.04.012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张小松 338 3386 29.0 40.0
2 孙岳明 117 1074 17.0 25.0
3 徐国英 18 328 9.0 18.0
4 李凌志 2 20 2.0 2.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76)
共引文献  (122)
参考文献  (15)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8)
同被引文献  (17)
二级引证文献  (1)
1989(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6(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8(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99(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0(4)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4)
2001(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2(4)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3)
2003(5)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4)
2004(4)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3)
2005(5)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5)
2006(6)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4)
2007(1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2)
2008(7)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6)
2009(10)
  • 参考文献(4)
  • 二级参考文献(6)
2010(4)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4)
2011(6)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6)
2012(5)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4)
2013(5)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5)
2014(7)
  • 参考文献(4)
  • 二级参考文献(3)
2015(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5(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6(2)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7(2)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8(3)
  • 引证文献(3)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9(1)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纳米流体
太阳能集热
直接吸收式集热
稳定性
集热效率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流体机械
月刊
1005-0329
34-1144/TH
大16开
合肥市长江西888号合肥通用机械研究院西配楼
26-129
1972
chi
出版文献量(篇)
5018
总下载数(次)
14
总被引数(次)
55002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