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目的:总结近10年肌萎缩侧索硬化(ALS)住院患者的临床特点.方法:收集ALS住院患者139例,对其临床资料,如年龄、性别、家族史、发病特点及肌电图结果进行综合分析,并对一个可疑家系进行基因测序.结果:住院患者中男性和女性人数比为4∶3,平均发病年龄为50岁,初次就诊时间平均为13.8个月.以脊髓症状起病的较以脑干症状起病的男性患者发病早,而以脑干症状起病的较以脊髓症状起病的女性患者发病早,但起病年龄、部位及性别之间无显著相关性.少数患者出现运动神经传导速度减慢、周围或中枢感觉传导通路障碍及视神经受累.电话随访提示小部分患者可以持续口服利鲁唑,疾病晚期时仅小部分患者考虑或已行胃造瘘术,且患者临床决定可能受多种因素影响.其中发现的一个遗传性ALS患者家系的致病位点为铜锌超氧化物歧化酶基因上一杂和突变.结论:ALS早期的非特异性症状延误了患者的入院就诊时间,从而影响了治疗效果,需要更多的临床研究来寻找提高其生活质量的干预措施.超氧化物歧化酶基因突变是其发病原因之一,而患者的其他病史与ALS之间的关系需要进一步探索.
推荐文章
肌萎缩侧索硬化的诊治
肌萎缩侧索硬化
诊断
治疗
肌萎缩侧索硬化症24例临床分析
肌萎缩侧索硬化症
肌电图
核磁共振
肌萎缩侧索硬化患者临床特征分析
肌萎缩侧索硬化
临床特征
神经电生理
生存时间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139例肌萎缩侧索硬化患者临床特点
来源期刊 神经损伤与功能重建 学科 医学
关键词 肌萎缩侧索硬化 超氧化物歧化酶 临床特点
年,卷(期) 2015,(1) 所属期刊栏目 论著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31-35
页数 5页 分类号 R741|R746.9
字数 5764字 语种 中文
DOI 10.3870/sjsscj.2015.01.009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张苏明 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同济医院神经内科 315 1877 20.0 27.0
2 张旻 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同济医院神经内科 44 219 8.0 13.0
3 刘茂 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同济医院神经内科 2 5 1.0 2.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8)
共引文献  (6)
参考文献  (18)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5)
同被引文献  (4)
二级引证文献  (1)
1978(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82(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87(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88(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1(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6(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8(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0(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2(4)
  • 参考文献(4)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4(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6(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7(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9(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0(3)
  • 参考文献(3)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1(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2(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3(3)
  • 参考文献(3)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4(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5(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8(4)
  • 引证文献(4)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9(2)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1)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肌萎缩侧索硬化
超氧化物歧化酶
临床特点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神经损伤与功能重建
月刊
1001-117X
42-1759/R
大16开
武汉解放大道1095号(同济医院内)
38-47
1981
chi
出版文献量(篇)
3413
总下载数(次)
4
总被引数(次)
14927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