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目的 探讨颅脑手术改良备皮方法的可行性.方法 对163例神经外科择期颅脑手术患者按住院时间顺序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对照组手术日采用局部清洁和术野推毛备皮法(保留0.2~0.3 cm毛根);实验组则在此基础上采用2次备皮刷头法:即麻醉后再行一次性备皮刀剃除发根,灭菌软毛刷蘸清洗剂刷洗头皮,无菌生理盐水冲洗头皮后擦干;分别对两组于消毒前、后在手术部位取样做细菌培养,统计术后切口感染率.结果 2组患者消毒前、后皮肤细菌分离率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分离的细菌中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占56.41%,其中耐甲氧西林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检出率22.73%;肠球菌、枸橼酸杆菌、鲍曼不动杆菌各检出1株,药敏结果为敏感细菌,未检出金黄色葡萄球菌.实验组术后颅内感染率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采用术前2次备皮及软毛刷刷洗头皮并不能降低手术切口感染率,反而增加术后中枢神经系统感染的风险,而术前清洁和术野推毛备皮法具有操作简便、安全可行的优点.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颅脑手术两种不同备皮方法的实验研究
来源期刊 临床输血与检验 学科 医学
关键词 神经外科 皮肤准备 细菌 中枢神经系统感染
年,卷(期) 2015,(4) 所属期刊栏目 论著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295-298
页数 4页 分类号 R378
字数 2686字 语种 中文
DOI 10.3969/j.issn.1671-2587.2015.04.003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左改珍 安徽省立医院教育处 20 306 9.0 17.0
2 王月青 安徽省立医院手术室 21 73 5.0 7.0
3 张青 安徽省立医院手术室 6 21 3.0 4.0
4 丁宛海 安徽省立医院神经外科 21 39 4.0 5.0
5 孙克桂 安徽省立医院手术室 5 24 2.0 4.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16)
共引文献  (141)
参考文献  (11)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1973(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75(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89(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5(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0(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2(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3(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4(3)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5(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6(4)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3)
2007(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9(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10(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11(4)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3)
2012(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13(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4(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5(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神经外科
皮肤准备
细菌
中枢神经系统感染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临床输血与检验
双月刊
1671-2587
34-1239/R
大16开
合肥市庐江路17号省立医院内
26-186
1999
chi
出版文献量(篇)
3761
总下载数(次)
5
总被引数(次)
16275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