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建立气液叉流条件下,竖管降膜传热传质的溶液-水蒸气-空气多相流模型,对单根竖管降膜传热传质过程进行了数值模拟,探讨不同气流速度下管外液膜分布及热质传递规律.随着横掠气流速度的增大,管外液膜迎风侧出现破断,且破断点随气流速度增大迅速上移;各管段蒸发量由上往下呈递减趋势;管壁总换热量和蒸发量随气流速度的增大先增大后减小,管壁换热量在气流速度为0.3 m/s时达最大值,液膜蒸发量在气流速度为0.6 m/s时达最大值.
推荐文章
叉流热源塔传热传质模型的建立及实验验证
热源塔
传热
传质
模拟
实验验证
降膜蒸发器传热传质与流动过程数值模拟
降膜
蒸发
数值模拟
传热
传质
溶液再生器传热传质过程的数值模拟
溶液除湿系统
再生器
传热传质过程
数值模拟
水平管降膜吸收局部传热传质特性的数值模拟
两相流
降膜
传热传质
吸收
计算流体力学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气液叉流竖管降膜热质塔的传热传质数值模拟
来源期刊 煤气与热力 学科 工学
关键词 降膜 气液叉流 液膜分布 热质塔
年,卷(期) 2015,(5) 所属期刊栏目 建筑供暖·空调·通风·热环境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20-24
页数 5页 分类号 TU831.5
字数 2963字 语种 中文
DOI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刘泽华 南华大学城市建筑学院 152 762 13.0 18.0
2 李斯 南华大学城市建筑学院 3 4 1.0 1.0
3 龚武文 南华大学城市建筑学院 3 4 1.0 1.0
4 宋依峰 南华大学城市建筑学院 2 2 1.0 1.0
5 周魁 南华大学城市建筑学院 3 4 1.0 1.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83)
共引文献  (41)
参考文献  (9)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1)
同被引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1978(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80(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82(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88(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89(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1(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4(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95(5)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5)
1996(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1997(4)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4)
1998(4)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4)
1999(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2000(9)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9)
2001(5)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5)
2002(8)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7)
2003(7)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7)
2004(4)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4)
2005(5)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3)
2006(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7(5)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4)
2008(9)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8)
2009(5)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5)
2010(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11(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
2012(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3(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5(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5(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降膜
气液叉流
液膜分布
热质塔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煤气与热力
月刊
1000-4416
12-1101/TU
大16开
天津市和平区新兴路52号都市花园大厦21层
6-36
1978
chi
出版文献量(篇)
5813
总下载数(次)
21
总被引数(次)
33292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