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目的 比较分析HIV阳性感染者在知晓HIV感染状况前后的不安全性行为和心理变化,为防制HIV性传播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采用整群随机抽样的方法,对昆明市190名HIV感染者被告知HIV感染时和告知后6个月的性行为、心理反应回顾性调查,采用配对McNemar检验和多因素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进行统计学处理.结果 知晓自己HIV血清学检测阳性结果后6个月和知晓时相比,因为感染HIV而产生的情绪低落、绝望心理、否认感染的人数比例分别由56.84%、34.21%、20.00%下降到18.95%、9.47%、4.74,接受感染现实的由38.95%上升到78.42%;想报复社会的由4.21%下降到1.58%.担心受到歧视、家庭破裂、活不了多久的分别由61.58%、48.95%、37.37%下降到50.00%、28.42%、21.58%.愿意将自己个人状况告知他人的比例由21.05%上升到54.21%.知晓感染状况前后,发生性行为的人数比例分别为53.68%、48.42%,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但是发生不安全性行为的由59.80%下降到18.47%;阴道性交每次使用安全套的比例由23.38%上升到77.92%.在首次告知6个月后,接受安全套发放服务的人数比例由35.26%上升到64.74%.结论 阳性告知对感染者的心理变化的影响是复杂的,必须提高社会、家庭和HIV感染者对艾滋病的认识,减少歧视,开展针对性宣传和教育,以缓解HIV感染者的精神压力.
推荐文章
乌鲁木齐市男男性行为者HIV感染状况及其影响因素
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
同性恋,男性
性行为
感染
影响因素分析
乌鲁木齐
男男性行为HIV感染者抑郁和应对现状及其相关关系
男男性行为
人类免疫缺陷病毒
抑郁
应对
屈服
相关
大学生伦理观与不安全性行为的研究现状
伦理观
性行为
大学生
艾滋病
被歧视体验对HIV/AIDS患者心理健康与不安全性性行为的影响
HIV/AIDS患者
被歧视体验
抑郁
焦虑
不安全性性行为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HIV阳性感染者知晓HIV感染状况前后心理变化及其对不安全性行为的影响
来源期刊 中国预防医学杂志 学科 医学
关键词 HIV/AIDS 心理反应 不安全性行为
年,卷(期) 2015,(4) 所属期刊栏目 论著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296-299
页数 4页 分类号 R512.91
字数 语种 中文
DOI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廖斌 30 48 4.0 5.0
2 李怡 30 91 3.0 9.0
3 赵山平 17 66 3.0 7.0
4 张婉筠 14 41 3.0 6.0
5 吴文龙 8 4 1.0 1.0
6 楚承霞 14 46 3.0 6.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11)
共引文献  (40)
参考文献  (6)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1991(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6(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8(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9(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1(4)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4)
2002(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3(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5(3)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8(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9(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10(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1(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5(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HIV/AIDS
心理反应
不安全性行为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中国预防医学杂志
月刊
1009-6639
11-4529/R
大16开
北京市西城区鼓楼西大街154号
2-764
2000
chi
出版文献量(篇)
5952
总下载数(次)
3
总被引数(次)
28489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