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目的:观察温补脾肾法治疗慢性结肠炎的临床疗效.方法:91例脾肾阳虚证慢性结肠炎患者,采用温补脾肾法治疗.基本方:制附子、炮姜、补骨脂、肉豆蔻、五味子、吴茱萸、当归、大枣、生姜、陈皮.共治疗3月.治疗后即时和6月后评价治疗效果.结果:治愈37例,好转45例,无效9例,总有效率为90.11%.治疗后6月随访,复发12例,复发率为14.63%.结论:温补脾肾法能有效地改善慢性结肠炎患者的临床症状,减少复发.
推荐文章
鲜药二步法治疗慢性结肠炎临床观察
慢性结肠炎
鲜药
补脾益肠丸
二步法
温补脾肾汤治疗慢性溃疡性结肠炎58例
温补脾肾汤
慢性溃疡性结肠炎
临床观察
补脾固肾法治疗慢性溃疡性结肠炎38例
溃疡性结肠炎
中医药疗法
补脾固肾
天丁颗粒治疗慢性结肠炎疗效观察
天丁颗粒
慢性结肠炎
临床疗效
安全性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温补脾肾法治疗慢性结肠炎临床研究
来源期刊 新中医 学科 医学
关键词 慢性结肠炎 温补脾肾法 中医疗法
年,卷(期) 2015,(5) 所属期刊栏目 临床研究论著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83-84
页数 2页 分类号 R574.62
字数 语种 中文
DOI 10.13457/j.cnki.jncm.2015.05.039
五维指标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参考文献  (1)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2010(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5(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慢性结肠炎
温补脾肾法
中医疗法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新中医
半月刊
0256-7415
44-1231/R
大16开
广州市机场路12号大院广州中医药大学
46-38
1969
chi
出版文献量(篇)
20925
总下载数(次)
15
总被引数(次)
107221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