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1998年春在美国纽约,一位美国青年问我:“为什么中国人的凝聚力那么强?”我戏答曰:“第一,我们都吃中餐;第二,我们都讲中文,用汉字。”汉字,确实是人类一绝,其形声义俱全,信息量远远大于拼音文字。汉字既整齐又灵动,特别适宜于表达一种微妙的、诗意的情感,一些普通的字词往往联结着久远的文化底蕴,例如“中华”“神州”“大地”“海内”“天涯”“芳草”“知己”……都能使受过中国文化教育的人浮想联翩。这是通过翻译稿读中国文学作品的人所无法体会的。
推荐文章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汉字与中国心
来源期刊 天天爱学习(六年级) 学科 文学
关键词 中国人 汉字 中国文化教育 美国青年 1998年 拼音文字 文化底蕴 “大地”
年,卷(期) 2015,(7) 所属期刊栏目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37-37
页数 1页 分类号 H12
字数 语种
DOI
五维指标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参考文献  (0)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2015(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中国人
汉字
中国文化教育
美国青年
1998年
拼音文字
文化底蕴
“大地”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天天爱学习:六年级
旬刊
1674-7186
12-1414/G4
北京市大兴区柳林路南学友园大厦《天天爱学
80-645
出版文献量(篇)
10361
总下载数(次)
0
总被引数(次)
0
  • 期刊分类
  • 期刊(年)
  • 期刊(期)
  • 期刊推荐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