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目的 了解男男性行为人群(MSM)发生高危性行为的场景特征,为开展有针对性的干预工作提供指导,从而降低MSM中艾滋病病毒(HIV)的感染率.方法 采用同伴驱动抽样方法,于2008年4-9月,在沈阳、丹东、鞍山、本溪抽取807名年龄在18~63岁的MSM,运用自编量表对其在相处对象、心理因素、相关服务、社会支持与生活事件、自我认同和知识、信念、态度等场景下,与高危性行为发生的关联强度评价等进行问卷调查.结果 807名MSM中,高危性行为发生率居前三位的场景是:与自己固定性伴相处的时候(58.9%)、身边没有安全套(42.4%)和在不了解危险行为与艾滋病(AIDS)之间关系之前(39.3%).结论 应针对不同相处对象、心理因素、相关服务、社会支持与生活事件、自我认同和知识、信念、态度等场景条件下,全面地对各MSM的特征进行干预.
推荐文章
成都市男性行为者艾滋病相关知识和高危性行为调查分析
男男性行为
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
知识
高危性行为
流动妇女高危性行为的发生及影响因素分析
生殖系统疾病
生殖健康
流动人口
女性
影响因素
中国男男性行为者高危性行为结构性影响因素及干预模式的研究现状
性行为
影响因素分析
男性
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辽宁省MSM自报易发生高危性行为的场景分析
来源期刊 中国艾滋病性病 学科 医学
关键词 男男性行为人群 横断面研究 高危性行为 场景特征
年,卷(期) 2015,(8) 所属期刊栏目 论著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699-701
页数 3页 分类号 R373.9
字数 语种 中文
DOI 10.13419/j.cnki.aids.2015.08.14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刁文丽 2 0 0.0 0.0
2 杨晓丽 3 0 0.0 0.0
3 潘国伟 3 0 0.0 0.0
4 刘莉 4 0 0.0 0.0
5 礼彦侠 4 0 0.0 0.0
6 那军 2 0 0.0 0.0
7 穆慧娟 3 0 0.0 0.0
8 于丽雅 1 0 0.0 0.0
9 于连政 1 0 0.0 0.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45)
共引文献  (173)
参考文献  (6)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1981(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3(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4(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8(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99(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0(3)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1(9)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8)
2002(8)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8)
2003(7)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6)
2004(1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1)
2005(4)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4)
2006(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3(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5(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男男性行为人群
横断面研究
高危性行为
场景特征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中国艾滋病性病
月刊
1672-5662
11-4818/R
16开
北京市宣武区南纬路27号
82-912
1995
chi
出版文献量(篇)
6005
总下载数(次)
12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