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目的:了解我院中成药致不良反应(ADR)发生的特点及诱发因素,为临床合理用药及安全性评价提供参考。方法:对我院2009年1月-2014年12月上报国家ADR监测中心的158例中成药致ADR报告进行归类、统计、分析。结果:中成药致ADR的发生与患者年龄、给药途径、药品种类、不合理用药有关。ADR发生率以60岁以上的患者比例最高(占31.01%);以静脉滴注给药为主(占79.11%);药品种类主要为理血剂和祛瘀剂(占79.75%)。ADR累及最多的器官/系统为皮肤及其附件(占43.01%),其次是胃肠系统损害(16.06%)和全身性损害(10.36%);严重的ADR为过敏性休克,经过对症处理后,ADR转归较好。结论:临床应根据中医辨证,注重患者个体差异,规范使用中成药,加强用药监护,以降低ADR的发生率。
推荐文章
我院中成药不良反应的临床特征及原因分析
中成药
不良反应
临床特征
原因
我院中成药致不良反应(ADR)发生的特点及诱发因素分析
中成药
药品不良反应
调查分析
合理用药
安全性
2007-2011年158例中成药不良反应报告分析
中成药
不良反应
安全监测
中成药不良反应的报告分析
中成药
不良反应
合理用药
报告分析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我院中成药致不良反应158例分析
来源期刊 中国药房 学科 医学
关键词 中成药 药品不良反应 调查分析 合理用药
年,卷(期) 2015,(26) 所属期刊栏目 不良反应与监测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3672-3674
页数 3页 分类号 R969.3
字数 3436字 语种 中文
DOI 10.6039/j.issn.1001-0408.2015.26.22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何霖 重庆垫江县人民医院药剂科 1 8 1.0 1.0
2 何金 重庆垫江县人民医院医务科 1 8 1.0 1.0
3 曾琼瑶 重庆垫江县人民医院药剂科 1 8 1.0 1.0
4 彭杨 重庆垫江县人民医院药剂科 1 8 1.0 1.0
5 杨培洪 重庆垫江县人民医院药剂科 1 8 1.0 1.0
6 程模 重庆垫江县人民医院药剂科 1 8 1.0 1.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33)
共引文献  (178)
参考文献  (5)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8)
同被引文献  (44)
二级引证文献  (31)
1999(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0(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3(4)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4)
2004(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5(5)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5)
2006(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7(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9(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0(7)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7)
2011(7)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7)
2012(4)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4)
2013(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14(3)
  • 参考文献(3)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5(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6(3)
  • 引证文献(3)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7(8)
  • 引证文献(3)
  • 二级引证文献(5)
2018(11)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9)
2019(1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0)
2020(7)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7)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中成药
药品不良反应
调查分析
合理用药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中国药房
半月刊
1001-0408
50-1055/R
大16开
重庆市渝中区大坪正街129号四环大厦8层
78-33
1990
chi
出版文献量(篇)
22241
总下载数(次)
25
总被引数(次)
173007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