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对铜陵市凤凰山铜尾矿复垦地禾本科(矛叶荩草AL、白茅IC)和豆科(野豌豆GS)等3类典型植物群丛及外围对照禾本科(毛马唐)植物群丛下的土壤线虫群落进行调查,共分离得到1277条土壤线虫,隶属于51属,平均密度590条·100 g-1干土.采用多样性指数和土壤食物网结构指数等分析铜尾矿复垦地土壤线虫群落的分布特征.结果表明:铜尾矿复垦地3类植物群丛下土壤线虫群落的类群总数和Shannon多样性指数明显小于毛马唐对照组.对比铜尾矿复垦地和邻近自然栖息地不同植物群丛下的土壤线虫群落生态指数,发现野豌豆群丛下土壤食物网结构较成熟,土壤有机质分解以细菌分解通道为主;生态系统较不稳定,低度干扰;表明该豆科植物群丛下的土壤食物网具有较大的发展潜力,从而提高铜尾矿复垦地的生态稳定性.白茅与矛叶荩草群丛下土壤食物网处于结构化状态,土壤有机质分解以真菌分解通道为主;生态系统较稳定,无干扰;表明禾本科植物群丛下的土壤食物网处于较低层次的发展状态.
推荐文章
定位试验地耕层土壤植物寄生线虫空间分布特征
定位试验
耕层土壤
植物寄生线虫
空间分布特征
地统计学
山西平朔露天矿区不同年限复垦地植被重建特征对比分析
土地复垦
植被演替
物种多样性
地上生物量
复垦年限
不同利用方式下复垦土壤的有机碳组分空间分布特征
充填复垦
利用方式
有机碳组分
空间分布
不同土壤类型和纬度大豆田植物线虫分布特征
大豆
植物线虫
土壤类型
纬度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不同植物群丛下铜尾矿复垦地土壤线虫的分布特征
来源期刊 应用生态学报 学科 农学
关键词 铜尾矿复垦地 植被类型 土壤食物网 营养类群 生态恢复
年,卷(期) 2015,(2) 所属期刊栏目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570-578
页数 分类号 S154.5
字数 语种 中文
DOI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朱永恒 安徽师范大学国土资源与旅游学院 45 626 13.0 24.0
5 高婷婷 安徽师范大学国土资源与旅游学院 7 16 2.0 3.0
6 张衡 安徽师范大学国土资源与旅游学院 7 16 3.0 4.0
7 韩斐 安徽师范大学国土资源与旅游学院 6 15 3.0 3.0
8 周举花 安徽师范大学国土资源与旅游学院 5 14 2.0 3.0
9 李克中 安徽师范大学国土资源与旅游学院 5 31 4.0 5.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196)
共引文献  (132)
参考文献  (35)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4)
同被引文献  (16)
二级引证文献  (10)
1900(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45(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64(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66(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
1969(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77(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78(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80(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81(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82(4)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4)
1983(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84(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1985(4)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3)
1986(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87(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88(5)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5)
1989(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90(6)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5)
1991(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1992(4)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4)
1993(8)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6)
1994(9)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9)
1995(5)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4)
1996(1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0)
1997(10)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9)
1998(15)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4)
1999(16)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5)
2000(9)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8)
2001(16)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14)
2002(8)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7)
2003(8)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6)
2004(8)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6)
2005(9)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8)
2006(8)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7)
2007(17)
  • 参考文献(3)
  • 二级参考文献(14)
2008(9)
  • 参考文献(3)
  • 二级参考文献(6)
2009(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0(8)
  • 参考文献(3)
  • 二级参考文献(5)
2011(3)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2)
2012(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
2013(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5(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5(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7(2)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1)
2018(5)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5)
2019(4)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3)
2020(2)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1)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铜尾矿复垦地
植被类型
土壤食物网
营养类群
生态恢复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应用生态学报
月刊
1001-9332
21-1253/Q
大16开
辽宁省沈阳市文化路72号
8-98
1990
chi
出版文献量(篇)
9946
总下载数(次)
16
总被引数(次)
343565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