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为了缓解牧业冬春季节饲草不足的问题,有效利用8—10月的水、热、光和土地资源,复种青刈秣食豆,明确秋闲田秣食豆的高产栽培技术,促进良种良法配套技术推广应用。采用正交试验与软件PASW Statistics 18的LSD法,以秣食豆产草量为主要考核指标,对秋闲田秣食豆播种行距、种植密度与氮、磷、钾等影响因素进行比较试验。结果表明,密度、行距与钾肥对秋闲田秣食豆产草量具有重要影响。明确了秋闲田秣食豆高产配套栽培技术的优化方案:每公顷留苗密度75万株,并以氮肥(N)300 kg/hm2、磷肥(P2O5)112.5 kg/hm2、钾肥(K2O)375 kg/hm2做基肥,播种方式以50 cm的行距进行条播。该方案的鲜草产量、干草产量分别为6661.67、2723.64 kg/hm2,较产草量位居第2的优良组合的鲜重、干重分别增产24.17%、27.63%。为秋闲田栽培秣食豆的生产实践提了供理论依据和技术支撑。
推荐文章
种植密度与行距对秋闲田饲用甜高粱单株生产力和草产量的影响
秋闲田
饲用甜高粱
种植密度
行距
单株生产力
草产量
“泉豆7号”大豆秋繁高产栽培技术
大豆
泉豆7号
秋繁
栽培技术
秋紫豆无公害高产栽培技术
秋紫豆
性状
栽培技术
无公害
两季田茄子秋延后高产栽培技术
茄子
两季田
秋延后栽培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秋闲田秣食豆高产配套栽培技术优化方案研究
来源期刊 农学学报 学科 农学
关键词 秋闲田 秣食豆 高产 栽培技术 优化方案
年,卷(期) 2015,(6) 所属期刊栏目 农艺科学/生理生化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21-28
页数 8页 分类号 S542.9|S318
字数 7253字 语种 中文
DOI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王新栋 河北省农林科学院农业信息与经济研究所 29 52 4.0 5.0
2 侯升林 河北省农林科学院谷子研究所/国家谷子改良中心/河北省杂粮研究重点实验室 22 133 6.0 11.0
3 王富贵 1 3 1.0 1.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144)
共引文献  (159)
参考文献  (24)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3)
同被引文献  (26)
二级引证文献  (2)
1964(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
1977(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79(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80(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1982(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83(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86(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87(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88(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89(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0(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1(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2(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93(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94(4)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4)
1995(4)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4)
1996(4)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4)
1997(5)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4)
1998(6)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6)
1999(6)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6)
2000(4)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4)
2001(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2(13)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2)
2003(7)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7)
2004(14)
  • 参考文献(3)
  • 二级参考文献(11)
2005(13)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11)
2006(9)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8)
2007(4)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4)
2008(18)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7)
2009(10)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9)
2010(8)
  • 参考文献(3)
  • 二级参考文献(5)
2011(6)
  • 参考文献(3)
  • 二级参考文献(3)
2012(4)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2)
2013(3)
  • 参考文献(3)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4(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5(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7(2)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8(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9(1)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
2020(1)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秋闲田
秣食豆
高产
栽培技术
优化方案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农学学报
月刊
1007-7774
11-6016/S
大16开
北京市朝阳区麦子店街20号楼农业部北办公区中国农学会
18-161
1997
chi
出版文献量(篇)
8259
总下载数(次)
4
总被引数(次)
16294
论文1v1指导